close
張弘遠─從美國總統選舉看美國選民

摘要:今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得到了各方普遍關注。通過對《美國政治的基礎》等讀物的學習,對美國選民有了更為理性和深入的認識。本文在對書中所提到的一些結論理解的基礎上,結合個人思考,通過回顧美國選舉歷史,特別是資料分析,對造成近一段時間以來選民投票率低以及影響選民投票行為的種種因素進行了分析與總結,並將結果應用到對今年大選結果的解釋中,得到了印證,從而最終證明了這些因素的合理性。

關鍵字:選民 投票率 投票行為 選舉結果

引言: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硝煙”剛剛散去,結果揭曉,塵埃落定。“美國將出現大分裂”僅是虛驚一場。這種憂慮來自於四年之前的美國世紀大選。對那時“選戰”發生的一幕幕,我們依然還記憶猶新。而從此之後,世界局勢變得更加難以把握。“9•11”事件,阿富汗、伊拉克戰爭,極大地影響了美國人的生活和觀念。面對美國民眾在對政府評價方面表現出的態度上明顯的分歧,特別是今年兩位候選人的支持率又呈現持續膠著的狀態,各方學者不免對今年的大選抱有種種猜測,甚至擔心四年前美國民主遭受的巨大衝擊將再度降臨。



一.回顧:持續走低的選民投票率——Why do they not vote?
在歷史上,由選舉引發的對美國民主的質疑並不僅限於此。的確,候選人得票率的接近,甚至選舉人票選結果與普選結果截然相反,使得人們對選舉是否合乎法理的多數代表性產生了懷疑。而一直以來,由於選民投票率持續走低而導致的人們對選舉的普遍、廣泛代表性的爭議也始終是學者們研究的熱門課題。
表1 Elected by a majority?
YEAR—WINNER
(PARTY)PERCENTAGE OF
TOTAL POPULAR VOTEPERCENTAGE OF
VOTING—AGE POPULATION
1932—Roosevelt (D)57.430.1
1936—Roosevelt (D)60.834.6
1940—Roosevelt (D)54.732.2
1944—Roosevelt (D)53.429.9
1948—Truman (D)49.625.3
1952—Eisenhower (R)55.134.0
1956—Eisenhower (R)57.434.1
1960—Kennedy (D)49.731.2
1964—Johnson (D)61.137.8
1968—Nixon (R)43.426.4
1972—Nixon (R)60.733.5
1976—Carter (D)50.126.8
1980—Reagan (R)50.726.7
1984—Reagan (R)58.831.2
1988—Bush (R)53.426.8
1992—Clinton (D)43.323.1
1996—Clinton (D)49.223.2
*2000—
* As this book goes to press, the outcome of the 2000 presidential election has not yet been decided.
SOURCES: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Weekly Report, January 31, 1989, p. 137;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5, 1992; and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7, 1996.

影響選民投票的因素很多,比如生病,在外;以及交通、天氣因素,特別是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在殖民時期,選舉僅限於有產業的白種男人;許多地方更要求選民是官方教會的成員。隨著自由與平等意識在心目中的地位不斷提升,美國人通過一系列消除限制擴大選民群體的措施:先是取消了宗教方面的限制,接著是財產方面;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賦予女性選舉權;1971年批准的第二十六條修正案繼續在年齡上擴大了選舉權。
選民登記由於又費事又耽誤時間,因而成為了另一障礙。但現在也正採取種種措施來縮短登記和投票之間的時間。
到2000年時,美國有2億符合條件的選民;而只有1.01億參加了投票,只占到50.7%。而1996年這一比率甚至不到一半(49.2%)。而長久以來,在沒有總統選舉的年份中,公民參與選舉的行為更會減少。
顯然前面提及的兩個因素並不能很好地解釋美國正在出現的投票率低的現象——事實上從80年代以來,投票率就一直在50%附近徘徊。
對此,美國學者們進行了深入研究,並試圖將選民分類,進而得出以下若干影響選民投票的因素(參看下面兩表):
(1)年齡。如表2所示,投票率隨年齡增大而提高。對這一現象進一步的調查認為那是因為老人們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生活,已經登記過並且擁有更多的時間來參與投票。


表2 Voting in the 1996 Presidential
Election by Age Group (in percentage)
AGEREPORTED
TURNOUT
18—2232.4
25—4449.2
45—6464.4
65 and over67.0

表3 Voting in the 1996 Presidential
Election by Education Level (in percentage)
YEARS OF SCHOOL COMPLETEDREPORTED
TURNOUT
8 years or less29.9
9—11 years33.8
12 years49.1
1—3 years of college60.5
4+ years of college72.6

SOURCES: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October 17, 1997, www.census.gov.

(2)受教育水準。一般來說,選民受教育水準越高,越可能會參與選舉。正如表3顯示,受過大學教育的選民的投票率比未受過的要高30%。
(3)少數族裔。種族也比較重要。白人有更高的投票率。比如在1996年大選中,白人投票率為56%,而黑人為50.6%。
(4)收入水準(階級)。收入高的階級更願意參加選舉。在1996年大選中,家庭收入低於15,000美元的白人選民投票率在40%以下;而高於50,000美元的選民有70%以上參與了選舉。
(5)兩黨競爭。應該說,兩黨在競選過程中競爭得越激烈,越容易吸引更多的選民,特別是各自的支持者參與投票。
除此之外,美國人對政治的種種觀念也十分值得我們注意。首先,美國社會整體呈現“獨自打保齡球”的現象,公民的“市民參與”熱情減退。民意調查顯示,一般來說,民眾對於政治是閉目塞聽的。大約只有一半選民知道他們在國會代表的名字,只有20%的人知道他或她對重大議案怎樣投票。
其次,雖然調查表明,近年來美國人對政府及其領導人的信任有了相當的提高,但60、70年代發生的越南戰爭和水門事件,即美國第一次打敗仗和駭人聽聞的政治醜聞,一直是政府無能與腐敗的象徵。它們對民眾造成的影響很難說已經完全褪去。
再次,平等的信念一直是美國政治思想的核心,。這種“無階級社會”的神話導致把階級作為參與甚至是瞭解政治的基礎的輕視。美國是發達國家中唯一沒有社會主義政黨或工党來代表和組織勞動階級的國家。因此許多低收入的美國人更加關心解決自己的個人問題,而沒有人來鼓勵和帶領他們參與政治。
最後,有些對選民放棄選舉進行研究的學者得出的結論是,有三種極不相同的思想可以說明人們為什麼放棄選舉:滿足現狀——人們對於現狀心滿意足,認為沒有必要加以改變或參加選舉。悲觀主義——很多美國人認為沒有理由參加選舉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參與選舉是否會造成影響結果十分悲觀。冷漠態度——放棄選舉的人對正在舉行的層出不窮的選舉簡直感到厭煩或者漠然置之。 而美國選舉競爭的漫長,以及一些新聞媒體的傾向性報導(他們總是不願平衡地報導各方面資訊而傾向于一次只大力渲染一方),無疑更加劇了這三種,特別是後兩種思想的萌生與穩固。


二.解讀:選民複雜而簡單的決定——How do they decide?
研究參與選舉選民的投票行為較前面的討論更加困難。在收集對比了大量資料(參見附
錄1)之後,學者們終於將影響選民投票行為的各種錯綜複雜的因素歸結為兩大類:社會經濟及人口學因素;心理因素。
附表中主要對近9次美國總統選舉(今年的選舉資料未包括在內)進行了系統的社會經濟及人口學的分類統計和分析,顯示至少有7種因素對選民的投票結果產生了較為重要的影響。當然,在美國兩黨制的政治社會中,這些因素也就主要影響著選民把自己的選票投給共和黨還是民主黨。
(1)教育。受過大學教育的選民傾向于投票給共和黨。而受教育水準不那麼高的選民則通常選擇支持民主黨。
(2)收入和社會經濟地位。如果按職業類型進行劃分,則那些擁有較高經濟地位的人——各種專職人員、商業人士以及白領工人更願意投共和黨的票。而手工勞動者、工廠工人,特別是工會成員,則更可能會投票支持民主黨。收入的影響也類似。收入越高越可能支持共和黨,反之亦然。
(3)宗教信仰。在美國,傳統上新教徒支持共和黨,而天主教徒和猶太教徒支持民主黨。
(4)族群背景。愛爾蘭裔、斯拉夫裔、波蘭裔和義大利裔等在傳統上支持民主黨,而昂哥魯—薩克孫裔以及北歐裔的選民站在共和黨一邊。黑人選民在1930年代前主要支持共和黨,而在羅斯福新政後基本完全倒向民主黨一邊。自1956年以來,民主黨候選人平均總能獲得80%黑人選民的支持。
(5)性別。在1980年美國總統選舉前,性別似乎影響較小。而那之後,我們可以看出男性選民似乎更願意支援共和黨,而女性選民的支持方向仍難以歸納。
(6)年齡。年齡因素顯示對投票結果產生影響。年輕人喜歡投民主黨的票,而老年人則支持共和黨的時候多些。
(7)人口區域。民主黨在北部和西部的大城市中有很多的支持,而全國(除南方外)的農村地帶則更加支持共和黨。南方的鄉村支持民主黨的時候更多。平均看來,西部在總統選舉中是更支持民主黨的。
在統計資料之外,選民在觀念上傾向自由還是保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投票行為。自由派似乎更喜歡民主黨,而保守派更支持共和黨。
這裏需要做三點說明。第一,雖然我們在前面將選民進行了比較客觀的劃分,但是在實際中,有時恰恰是選民自己“主觀”的劃分起著更具決定性的作用。比如,教師或家庭主婦把自己劃歸哪一階級,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政治態度。而“大多數美國人不論他們被劃歸什麼‘客觀’階級,他們總是把自己看作是中層階級的成員。”第二,我們在前面的研究中所進行的劃分,實際上有許多彼此交迭的重疊部分。而還有許多因素相互之間關聯性很強。比如,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也就更可能正擁有更高一些的社會經濟地位。第三,我們研究這些因素應該說和後面將要討論的選民心理因素也是不能完全分裂開的。比如,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也許從學生時代起就比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更喜歡參與校園內的競爭。另一方面,我們之前得出的每一項結論都可以在附表的統計資料中就找出反例,對它們的解釋便需要進一步分析影響選民投票的另外的重要因素——選民心理。
作為社會經濟和人口學因素的補充,至少有三方面重要的心理因素在影響選民行為時起了較為關鍵的作用。
政黨的自我認證。除去種族之外,選民對所屬政黨的自我認證可能是決定其投票行為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這種認證會受家庭、生活圈、年齡、媒體及心理的影響。雖然從資料上看,獨立於黨派之外的選舉人數在不斷增加(從1950年代的20%到2000年的30%左右),但我們仍然可以認為它是影響因素中重要的一環。
對候選人的感覺。在總統選舉中,候選人的形象看來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有些選民對候選人看上去的感覺(比如是否值得信任)比對他的政策更為看重。
優先考慮的問題。雖然個人和形象因素有時顯得十分重要,但一般情況下,選民還是通過自己所瞭解到的資訊(比如候選人在不同問題上的看法、解決辦法等)來決定自己手中選票的去向。歷史上,經濟曾極大地影響了選民的行為,他們十分注重自身經濟狀況的鞏固和改善。而出現危機時,對外政策在選民心目中的地位便提升了。社會政策同樣在很多時候吸引著許多選民,比如在學校進行禱告、婦女地位提高、墮胎、同性戀權益問題。另外,槍支、毒品、犯罪、腐敗等等問題也都是選民比較關注而候選人激烈鬥爭的話題。在這些問題上,候選人通常採取不明確表態的辦法來爭取盡可能多的選民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們在前面分析了大量的對選民行為的影響因素,看來十分繁雜;但實際上,針對某次大選中的某一選民,真正起到決定作用的可能僅僅是其中簡單的一項。他或她可能只關注候選人的經濟政策,以此便作為自己投票的依據而不太理會他們其他的政策。或者有些積極的黨員無論如何都會堅定地站在自己所屬黨派候選人一邊。而更多的情況可能是選民對兩位候選人的政策都有贊同和反對的部分,那麼那一條是他或她最無法接受的(源自他們的個人價值觀)便決定了他們在投票時的行為。


三.關注:2004年美國大選中的選民——Whom they voted?
2004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得到了各方的廣泛關注。選前的民調顯示兩位元主要候選人的民
意支持度交替上升,並且始終沒能拉開差距。人們懷疑四年以前,即2000年大選時鬧出的長達一個多月的重新計票風波是否還將重演。然而事實說明一切。雖然在計票結果相繼公佈後再次出現膠著狀況,但在部分競爭激烈的州卻並沒有重現得票過於接近而需要重新計票的現象。克裏承認失敗,布希連任成功。不管各方是否願意接受,這已成為事實。
這裏,我們不妨運用前面討論中得出的若干結論對今年的大選進行一些更為深入的分析。
首先,本次選舉的投票率較前幾次有了明顯提高。新華網華盛頓11月3日電,美國選舉研究機構3日說,由於此次大選競爭激烈,因此吸引了更多選民踴躍投票。據初步統計,此次大選投票率接近60%(1.2億選民參加),為30多年來之最 。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應該是美國選民觀念上的變化。“9•11”事件雖然也震驚了世界,但遠比不上它對美國民眾震撼的影響。切身安全受到了極大威脅,使他們對政治的參與熱情空前提高,以往許多對待政治持冷漠態度和那些安於現狀的人都被調動起來,參與到選舉中來。這應該是本次選舉投票率顯著提高的首要原因。
另外,本次大選的激烈程度也對這一結果產生了影響。候選人支持度的膠著,加上各政黨使出渾身解數動員選民參與(比如提供各式各樣“優惠”吸引選民投票),使得部分選民認為自己有必要也有興致投票。
當然,新增選民的熱情參與以及投票程式的進一步簡化也有利於投票率的提高。

布希和共和黨在本次大選中最終勝出,選民在其中發揮著無可替代和舉足輕重的決定作用。通過分析本次大選中選民的行為和這背後的社會背景,我們可以清楚地總結出一些布希獲勝的關鍵性原因。
第一,共和黨傳統支持者的鞏固。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民調顯示,保守派人士選民的80%,白人選民的58%,城市郊區選民的53%和農村選民的59%都堅定的站在了共和黨一邊。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根據CNN的調查統計,在本次美國總統大選中,約有52%的男性選民投票支持布希。
第二,選民關注問題的新情況。與以往總統選舉不同,本次大選中選民不再把經濟問題作為自己的首要考慮因素。根據CNN公佈的民意測驗顯示,“道德標準”是選民們關心的首要問題(占22%),像同性婚姻、持有槍支和墮胎這樣的社會和宗教問題變得非常突出。布希的支持者表示,他們看重他的清澈明晰、領導才能和宗教信仰。事實上,這些把道德問題放在首位的選民中有4/5都投票支持布希。而布希依靠這一點顯然拉攏了大批的選民。另一個讓布希得利的選民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反恐和安全問題。雖然布希在伊拉克的政策漏洞百出,甚至出兵的理由尚存置疑,但選民仍對布希給予了支持。這或許反映出美國民眾對新手主政的擔心和憂慮。另一方面,本•拉登在競選關鍵時刻的威脅似乎也使得一些本來遊移不決的選票落入到共和黨的口袋裏。
第三,布希的競選形象。這是影響投票結果的選民心理上的另一方面因素。雖然布希不善言辭,甚至經常被媒體嘲笑譏諷,但他那種敢做敢為的“牛仔風格”還是令不少選民著迷。一些美國民眾認為他更接近普通人,“很可愛”。
除這些以外,布希競選活動的良好策劃,卡爾•羅夫的超凡才能(比如他一反過去總統競選在社會問題不明確表態的做法,對同性婚姻、墮胎、幹細胞研究等問題的明確立場,為布希力挽狂瀾,爭取到不少選票),布希佔據執政的政治優勢,以及克裏競選上的種種失誤(比如搖擺的政策讓他失去了許多支持)的因素對於布希和共和黨的勝利起到了各自不同程度的作用,但與本文討論的主要問題在關聯性上存在一定距離,這裏就不做展開分析了。

由此可見,我們在前面對於美國選民的種種討論,以及得出的一些結論,也正適用於我們對今年大選結果的分析與研究。相信這些因素將繼續在美國今後的選舉中發揮影響,從而也為我們觀察美國民主制度的實施提供了參考的工具。


主要參考書目:
《美國政治的基礎》 [美] 加里•沃塞曼 著 陸震綸 何祚康 鄭明哲 楊景厚 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4年版
Steffen W. Schmidt, Mack C. Shelley, Barbara A. Bardes, Americ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Today (2001—2002 Edition)


其他參考資料:
《美國是如何治理的》 [美] 希爾斯曼 著 曹大鵬 譯 商務印書館 1986年版
《美國政黨和選舉》 [美] 哈樂德•F•戈斯內爾 理查•G•斯莫卡爾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0年版
《決戰佛羅里達》 年笙 編著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你投誰的票:我看到的美國政治奧秘》 馬立誠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1年版










附錄1 Vote by Groups in Presidential Election
since 1986 (in percentage)*
______1968_____
Humphrey Nixon
(DEM.) (REP.)______1972_______
McGovern Nixon
(DEM.) (REP.)_ ____1976______
Carter Ford
(DEM.) (REP.)
NATIONAL43.043.438625048
SEX
Male414337635345
Female454338624851
RACE
White384732684652
Nonwhite851287138515
EDUCATION
College375437634255
High school424334665446
Grade school523349515841
OCCUPATION
Professional345631694256
White collar414736645048
Manual503543575841
AGE (Years)
Under 30473848525345
30—49444133674849
50 and older414736645248
RELIGION
Protestants354930704653
Catholics593348525742
POLITICS
Republicans986595991
Democrats741267338218
Independents314431693857
REGION
East504342585147
Midwest444740604850
South313629715445
West444941594651
MEMBERS OF LABOR UNION FAMILIES562946546336



______1980_____
Carter Reagan
(DEM.) (REP.)______1984_______
Mondale Reagan
(DEM.) (REP.)_ ____1988______
Dukakis Bush
(DEM.) (REP.)
NATIONAL415141594553
SEX
Male385336644157
Female444945554950
RACE
White365634664059
Nonwhite861087138612
EDUCATION
College355339614356
High school435143574950
Grade school544251495643
OCCUPATION
Professional335534664059
White collar405147534257
Manual484646545049
AGE (Years)
Under 30474140604752
30—49385240604554
50 and older415441594950
RELIGION
Protestants395439613366
Catholics464739614752
POLITICS
Republicans886496891
Democrats692679218217
Independents295533674355
REGION
East434746544950
Midwest415142584752
South445237634158
West355440604652
MEMBERS OF LABOR UNION FAMILIES504352485742




______1992_____
Clinton Bush
(DEM.) (REP.)______1996______
Clinton Dole
(DEM.) (REP.)_ ____2000______
Gore Bush
(DEM.) (REP.)
NATIONAL433849414848
SEX
Male413843444253
Female463754385443
RACE
White394143464254
NonwhiteNANANANANANA
EDUCATION
College443944464848
High school433651354849
Grade school562859285939
OCCUPATION
ProfessionalNANANANANANA
White collarNANANANANANA
ManualNANANANANANA
AGE (Years)
Under 30443454344846
30—4942384841NANA
50 and older50384844NANA
RELIGION
Protestants334636534256
Catholics443653375047
POLITICS
Republicans10731083891
Democrats771084108611
Independents383243354547
REGION
East473555345639
Midwest423748414849
South424346464355
West443448404846
MEMBERS OF LABOR UNION FAMILIES552459305937
SOURCES: Gallup Report, November 1984, p. 32;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0, 1988, p. 18;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5, 1992, p. B9;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0, 1996,p. 16;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2, 2000,Section 4,p. 4.

* 轉自:Steffen W. Schmidt, Mack C. Shelley, Barbara A. Bardes, Americ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Today (2001—2002 Edition), p. 338,339 引用時有刪改,將獨立候選人的資料去除。

























摘要: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64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是隨著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遭到“偷襲”而進一步擴大。64年後,回顧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人們仍存有許多疑問。本文以《偷襲珍珠港前的365天》為主要依據,從美國的角度出發,通過現在對已知當時所掌握的日本情報及歷史條件進行總結與分析,針對所謂“美國陰謀論”進行了質疑和討論,並最後提出珍珠港事件的爆發,存在主客觀上種種複雜因素。

關鍵字:情報 “美國陰謀” 失誤 實力不足

引言: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對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進行了“偷襲”。這次襲擊,導致了美國這一世界重要反法西斯力量的最終參戰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驟然擴大。這次襲擊的直接結果是使美國太平洋艦隊和航空部隊遭受了重大的損失,進而迫使美國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不得不採取守勢;而日本則利用這個機會在西南太平洋地區大肆擴張,給亞洲人民帶來了深深的苦難。

一.疑雲暗湧:軍事損失與情報獲取間的落差
12月7日,夏威夷時間下午2時58分,夏威夷基地司令肖特陸軍中將接到一份華盛頓於夏威夷時間早晨6時42分拍來的密碼電報。電報說:“日本在今天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將提出相當於最後通牒的檔。日本還下令立即銷毀密碼機。此時此刻會發生什麼情況不得而知,但必須戒備。這一情況也請轉告海軍部隊。馬歇爾。 ”
可是,當這份電報最終送到肖特將軍手裏的時候,距離夏威夷時間早晨7時55分,也就是日本開始進攻的時間已經有7小時零3分了。這意味著什麼,是不言而喻的,那是美軍早已一敗塗地了。
當日軍開始襲擊的時候,珍珠港內正停泊著美國國海軍68艘大大小小的軍艦。而經過兩個波次的轟炸,美軍太平洋艦隊中的戰列艦“亞利桑那號”和“俄克拉何馬號”、靶艦“猶他號”、驅逐艦“卡辛號”和“道涅斯號”,已被徹底炸毀。戰列艦“西佛吉尼亞號”、“加利福尼亞號”和“內華達號”、水雷敷設艦“奧格拉號”遭受重創,長期不能航行。戰列艦“田納西號”、“馬里蘭號”、“賓西法尼亞號”、巡洋艦“海倫娜號”、“檀香山號”和“羅利號”、工作艦“貝斯塔爾號”、水上飛機母艦“科蒂斯號”受輕微損傷。
美國航空部隊方面,陸軍夏威夷航空部隊的243架飛機中有128架飛機被炸毀。海軍基地的航空部隊也有103架飛機被炸毀,剩下的只有9架。
美軍和市民死傷、失蹤者多達3784人 。
相比之下,日本為發動此次襲擊而損失的29架飛機、55名飛行員以及5艘特種潛艇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可以想像,如果沒有此次襲擊,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那麼憑日本一個人力、物力、財力都十分缺乏的島國,是不可能在戰爭初期獲得實際中巨大的優勢的。從軍事上講,日本的這次襲擊是非常成功的;它的成功依靠的是它的突然性。
然而,如果這次襲擊對於美國太平洋艦隊來說是一次“偷襲”,那麼前面提到的那份遲到的從華盛頓拍來的密碼電報又為何可以有預見性地要求珍珠港加強戒備呢?
原因在於華盛頓通過“魔術”成功截聽並破譯了日本政府同其駐外機構間大量的密碼電報。在美國國會的《珍珠港事件聯合調查委員會紀錄》第12卷中所輯的,僅外務省與日本駐美大使館之間自1941年7月1日至開戰這一時期間所破譯的電報,就達217份之多,這裏幾乎所有的重要情報都搜羅進去了 。另外,日本駐檀香山總領事館所有的軍事情報,也都被截聽並破譯。
不僅如此,日本外務省電報上加注的“國家機密”、“絕密”、“僅限於大使本人知道”,以及一些反映日本外交手法的秘密訓令,如“談判期限為11月29日”和“不使對方感覺到事實上談判業已中止,在此情況下繼續進行對話”等等也完全洩漏給了美國政府。因此,可以認為,美國通過情報破譯,完全掌握了日本所採取的外交策略。
根據現在看到的美國的解密檔案,我們可以試圖對美國當時所掌握的關於日本軍事動向的情報做一下簡單的分析(所需電報內容參見附件)。
首先,美國政府可以確知日本的“南進”政策。由於破譯《適應局勢變化之帝國國策綱要》,從中可以得知,日本“要加強南進之各種準備,實行對法屬印度支那與泰國之既定政策”(參見附件2號電報)。甚至,日本要建立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將整個東南亞都包括在內,“佔領法屬印度支那後的下一步計畫,就是向荷屬印尼發出最後通牒。在佔領新加坡時海軍將起主要作用……”(參見附件3號電報)
其次,由於“南進”政策必然導致日本同英美等國利益發生衝突而造成關係緊張,日本的對策是不惜一戰。“我們要以航空部隊和潛艇部隊斷然地一舉摧毀英美軍事力量。”(參見附件3號電報)“日本同英美之間存在著突然爆發戰爭的很大危險,開戰的日期也許會比想像的來得更快。”(參見附件24號電報)
第三,日本結束外交努力而轉為試圖軍事解決的時間。日本外務省與11月22日和24日先後拍發電報給駐美大使館:“但假如能夠在這三、四天內結束談判,於二十九日簽字……那麼我們決定等到那一天。……過了這個期限,事態就會自行爆發。”(參見附件16號電報)“十一月二十九日這一期限以東京時間為准。”(參見附件17號電報)11月24日晚,羅斯福在拍給邱吉爾的電報結尾部分中說:“我對前途的估計並不抱什麼希望。我們必須對付一場貨真價實的戰爭。也許近日內就會爆發戰爭。 ”
第四,日本在進行軍事準備期間將採取外交手段迷惑美國。11月28日破譯的東京發給駐美大使館的電報中,日本外務省表示:“日本政府決不能以此作為談判的基礎。我方對此建議的答復,將在兩、三天內送到你處,日美談判可能因此而事實上中斷。但希望不要給美國方面以停止談判的印象。只對他們說:我們正在等待訓令……”(參見附件21號電報)
第五,日本發動軍事進攻的時間。羅斯福先是認為“美國有可能在下星期一(十二月一日)前後遭受攻擊 ”。而在12月7日破譯的東京給駐美大使館的最後答復最後部分及“下午一時通知電”中,日本政府明確表示“……鑒於美國政府所採取之態度,帝國政府不能不認為,即使今後繼續進行談判,亦無法達成協議。特此通知美國政府,並深表遺憾。(參見附件30號電報)”並要求駐美大使館“把我國政府的答復,於華盛頓時間七日下午一時正遞交美國政府(若有可能請交國務卿)。”(參見附件31號電報)對此,馬歇爾等人一致認為並幾乎確信,“日本軍隊將在今天下午一時,或一時過後不久便開始發動攻擊 ”。
以上五點都是美國政府根據破譯電文可以確知的情報。除此之外,美國政府還對日本的外交手段瞭若指掌,比如掌握了日本最後的外交方案《甲案》、《乙案》的內容和提交順序等。(參見附件11號電報)由此可見,在開戰前的美日外交鬥爭中,雙方實際上是處於情報的極度不平衡的狀態中的,美國佔據著很大優勢。
因此,美國在掌握大量情報的情況下,仍然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損失,就不免令人產生疑問。而夏威夷在突襲結束後收到的那份遲到的預警電報更使人浮想聯翩。
二.迷霧叢生:珍珠港事件背後“陰謀”簡駁
正是由於這種種疑問,在學術界中有一派“美國陰謀論”的觀點,認為珍珠港事件的爆發美國政府和羅斯福早已預料到,卻故意沒有及時向夏威夷方面發出警報,而任由日本偷襲成功,這樣在襲擊過後,他們就可以對此進行渲染,借此動員國會和民眾團結起來支持對日作戰;一些日本學者甚至認為珍珠港事件本身就是美國引誘日本發動的。
持這種觀點的學者主要強調兩點。第一,從結果上看,美國在偷襲珍珠港前,國內還存在反對美日戰爭的氣氛,而在遇襲之後,國內迅速掀起反日主戰的狂潮,這種團結使美國很快扭轉了敗局,在幾個月後的珊瑚島中擊敗日軍艦隊,又在不久後的中途島海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這一切,如果沒有日本的成功偷襲,作為一個民主反戰的國家,美國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的。
第二,通過對美國掌握的日本情報的分析,政府應該很容易判斷出日本突襲珍珠港的企圖。日本政府單純的要求駐夏威夷領事館報告珍珠港內艦艇的停泊狀況是正常的(參見附件14號電報),而於12月2日給夏威夷領館的電報中卻提到:“鑒於目前形勢,查明美國戰列艦、航空母艦、巡洋艦在珍珠港的停泊位置是極為重要的。因此,望今後盡可能每天報告這方面的情況。另外,請電告珍珠港上空有無阻塞氣球,或有無施放這種氣球的跡象。並請告知我們敵戰列艦周圍是否裝置了防魚雷網。(參見附件26號電報)”這就不得不讓人產生警惕,特別是在美國政府已經確知日本即將對美國發動戰爭的情況下,這幾乎指明了日本即將襲擊的目標。
這兩點證據確實有一定說服力,然而要想確證所謂“美國陰謀”的觀點還有所欠缺;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少對觀點本身的反證。
首先,美國政府之所以能夠迅速團結民眾和社會,倚仗的主要是對日本發動“偷襲”的宣傳,然而日本的這種“偷襲”本身可以說是一種意外,是由於日本駐美大使館工作的失誤造成的。在12月7日破譯東京給駐美大使館的 “下午一時通知電”中明確要求駐美大使野村和來棲“把我國政府的答復,於華盛頓時間七時下午一時正遞交美國政府(若有可能請交國務卿)。”(參見附件31號電報)而這正是夏威夷時間早晨7時30分,即日本發動進攻前25分鐘。事實上,這正是日本軍方的計畫,利用在宣戰之始便發動突然襲擊的辦法,一舉摧毀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主力,同時摧毀美國人的鬥志。然而由於日本駐美大使館方面並未按照政府的要求提前做好準備,致使向美國遞交的最後通牒的檔沒有及時列印出來,從而不得不最終拖延到華盛頓時間下午2時20分才完成遞交,而這時日本的襲擊早已發動 。這樣的失誤是不可能提前預測的,也就是說美國對日本“偷襲”的宣傳是不可能提前計畫的。如果當時美國赫爾國務卿主動提出推遲與日本駐美大使會面,或者美國政府在收到最後通牒後不向夏威夷方面通報,雖然也會造成美軍的損失,但這種損失的責任就不是由日本承擔,而是由美國政府承擔了,因此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另外,如果是為了“引誘”日本軍隊襲擊珍珠港故意將太平洋艦隊主力停泊在港內,美國也不必如此“破費”。美國的17艘戰列艦中,有8艘部署在大西洋,另9艘載在太平洋。根據日本情報顯示,11月28日時停泊在珍珠港內的戰列艦有6艘,而不久後又有3艘進港,這樣襲擊發生時,美國在太平洋部署的全部戰列艦就全部成為了日本戰機的目標,最終炸毀2艘,重創4艘 。當時,作為主力艦的戰列艦是各國海軍軍事實力的標誌,很難想像美國政府在預知日本即將襲擊珍珠港之際再將太平洋上全部主力艦集中在那裏。另外,在襲擊發生當天早晨,還有18架SBD俯衝轟炸機從離港不遠的“企業號”航空母艦起飛先一步趕回珍珠港,它們險些也全部遭受滅頂之災。而“企業號”本身,原定也是於12月7日早晨8時前進港停靠完畢,只是由於途中惡劣的天氣才耽誤了行程。如果沒有這個意外,它的命運很可能同當時港內其他戰艦是一樣的 。總之,如果美國確知日本即將襲擊珍珠港,它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再不斷把自己的部隊調往港內。
再有,美國故意促使日本襲擊成功是為了製造對日戰爭的口實而進行國內動員,這樣的解釋也存在問題。的確,美國在判斷美日戰爭不可避免之後,制定了“讓日本先放第一槍的策略”,這對孤立主義勢力較強的美國是有一定必要性的。馬歇爾在11月27日對菲律賓和夏威夷等地的美國陸軍部隊下達的戒備令中便提到:“日本的敵對行動隨時會發生。如果敵對行動無法避免,美國則希望日本先放第一槍。 ”為此,美國政府制定了具體的計畫。根據情報,美國確知了日本在東南亞地區載運南遣兵團的運輸船隊的航線,並計畫組建了所謂“防諜巡邏隊”將其部署到日本艦隊的必經之地,從而促使日本公然向美國“軍艦”先放第一槍。而且,所謂“防諜巡邏隊”中的第一艘船已於12月6日傍晚從馬尼拉出發,前往金蘭灣入口處執行任務 。既然美國已經實施了有效的手段促使日本挑起戰事,那麼美國又有什麼必要再犧牲大量的海空部隊在珍珠港呢?
綜上所述,所謂“美國陰謀”的觀點存在不少漏洞,而自身也不具備特別的說服力,應該不能作為對珍珠港事件中美國的行為做出最為合理的解釋。事實上,在某些場合和時間,這種所謂“美國陰謀”的觀點更多的是被日本學者利用來推卸發動戰爭責任的一種藉口。


三.穿越迷霧:珍珠港事件主客觀因素分析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美國在掌握大量日本情報的情況下仍然遭受日本的突襲呢?這其間存在著主客觀兩方面的一些深刻的因素。
首先,從主觀方面看,美國政府雖然截獲了日本大量電報,但是否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尚存在疑問。事實上,從這個角度觀察,美國政府在決策和實踐中出現了以下幾點明顯的問題。
第一,低估日本實力,包括對日本的決心、日軍越洋打擊能力和魚雷攻擊威力的輕視。
從一開始,美國政府就判斷,日本斷然不敢冒同時與英美兩大國開戰的風險,希望依靠英美在太平洋,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的軍事存在對日本形成威懾,甚至使用全面經濟制裁的手段意圖逼迫日本接受他們提出的在中國媾和的條件。“然而這種想法,卻是對日本的民族心理、經濟困難和軍事力量的嚴重誤解所產生的”。
而在對日本海軍進攻能力等問題的判斷上,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在事後舉行的珍珠港事件調查會上做出的如下證詞,就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他們的輕視:
“我知道哪種飛越海洋的遠征是有困難的。……我對日本的進攻計畫和執行這一計畫的能力抱有許多懷疑。 ”
另外,從太平洋艦隊作戰參謀麥克莫里斯上校的下列證詞中,也可以窺見他們對日本海軍實力估計過低:
“由於[日本]距離駐港很遠,存在著補給上的問題,所以對供給珍珠港的可能性,我是打了很大折扣來考慮的。對珍珠港內艦艇船隻的功績,特別是在英國航空母艦發動塔蘭托海戰之後,可以想見,由於珍珠港稅前,而飛機施放魚雷時,如果沒有一定深度的水,魚雷是得不到必要的航行距離的,再加上高射炮火對攻擊機的傷害很大,因此,我對這種攻擊取得成功表示懷疑。我不認為採用這種方法能夠從日本本土發動有效的進攻。 ”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認為,要使飛機施放魚雷成功,水的深度必須至少達到75英尺(22.9米),而珍珠港停泊處水深不超過45英尺(13.7米),因此金梅爾認為“珍珠港不存在受到魚雷攻擊的危險”。然而,日本海軍加緊研製沉度為12米的淺水魚雷,並最終取得成功 ,這似乎就是美國政府沒有估計到的了。
第二,防禦日本進攻的鬆懈。
事實上,至少早在1941年初,美國政府中對於珍珠港的防禦問題已經做出了認真地分析,並指出了存在日本軍隊對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的可能。斯塔克在一封寫給陸軍作戰部長史汀生的信的開頭部分便寫到:
“在過去數周內,海軍部和艦隊就停泊於珍珠港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和珍珠港海軍基地的安全問題,再次進行了討論。……這就使人很容易聯想到:如果發生對日戰爭,可能是從突然襲擊珍珠港內的艦隊或海軍基地而開始的。”並且,他還在信中就如何加強珍珠港防務問題提出了不少建議 。
對這一問題,金梅爾曾於2月18日向斯塔克表示:“我認為,對珍珠港的突然襲擊(用潛艇或飛機,或兩者兼用)是有可能的。為使這種突然襲所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並重創來犯之敵,我正迅速採取切實措施。 ”
不過,美軍並未嚴格按照指示對珍珠港的防務進行切實的加強,珍珠港的防禦能力依然很弱,比如要求給夏威夷陸軍部隊配備180架B17型飛機,而實際上只配備了12架,其中能用於執行偵察任務的只不過6架。再如,要求的300架水上飛機,實際只配備了50架;預定配備珍珠港的移動和固定雷達,不是由於安裝時間短而不太會操作,就是數量上只達到預計的一半。另外,斯塔科所要求的向珍珠港提供防魚雷網的建議,也被金梅爾等人以珍珠港水深淺、艦艇停泊將受限制、影響艦艇航行等等原因而謝絕了。
由此可見,雖然美國政府和軍隊對日本襲擊珍珠港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並進行了一定的準備,然而這種準備是遠遠不夠的,並沒有改變美軍遭受重大損失的結果。當然,這其中也有著客觀方面的難處,這一問題稍後將會討論。
第三,偵查上的差錯以及預警上的失誤。
美軍在對日本海軍,特別是航空母艦位置的偵查上,在戰前的關鍵時刻出現了重大差錯,我們不得不認為這是珍珠港最終在毫無防備下遭到日軍突襲的重要主觀原因之一。
就在日軍突襲珍珠港的機動部隊出發駛向目標的同一天,即11月25日,美國海軍情報局竟對機動部隊所屬的航空母艦及戰列艦的位置做了這樣的推斷:
“赤城號”、“加賀號”在九州南部;
“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瑞鶴號”在吳軍港附近;
“比睿號”(戰列艦)在佐世保附近;
“霧島號”(戰列艦)在吳軍港附近。
而11月30號時,美國情報部門對日本航空母艦及航空戰隊的位置仍一無所知。美國太平洋艦隊情報參謀萊頓少校這樣回答金梅爾提出的問題:“最近沒有收到有關這些航空母艦所在位置,……我估計還在日本本土水域,但其所在的位置不清楚,……”
造成情報差錯的部分原因在於,美國緊急抽調的作為偵查日軍動向的B24型飛機經過改裝工作的拖延和天氣等原因,遲遲沒有在12月7日前對日軍展開偵查,完全沒能發揮作用 。
另外,美國政府在對戰爭危險進行預警的行動中也出現了致命失誤,最明顯的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馬歇爾的預警電報的問題。這一失誤的原因在於馬歇爾拒絕通過海軍無線電臺對夏威夷發出警報,而他又不知道恰好陸軍與那裏的聯繫與出現了線路故障。不得已,值班人員只好通過商業性的西聯公司將其發出;而因為沒有標注急電,這份電報在那裏也沒有得到優先的處理。 至於馬歇爾處於什麼考慮,由於目前掌握的資料還不充足,暫時還無法深入討論。
第四,對日本進攻方向的錯誤判斷。
美國對日本的進攻方向在戰前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存在誤判,一直認為日本的目標仍限制在東南亞地區,這也許是導致珍珠港在戰前毫無準備的原因之一。
11月25日,斯塔克在寫給金梅爾的信中提到:“在今天的會議上,赫爾和總統都確認了太平洋形勢的緊張。他們兩位對日本的突然襲擊都不感到驚訝。華盛頓有一部分人認為,……似乎日本很可能進攻菲律賓,……我認為,日本向泰國、法屬印度支那和緬甸三個方向採取行動的可能性最大。”
11月27日,斯塔克向太平洋艦隊和亞洲艦隊發佈命令:“……預計日本將在最近幾天內採取侵略行動。日均可能對菲律賓、泰國、克拉地峽(馬來亞)或婆羅洲採取行動,應採取適當的防禦措施。 ”
根據美國總統海軍副官助理休爾茲上尉的回憶,在珍珠港遇襲前夜,即11月6日,羅斯福在與別人談及戰爭問題時,還“根本沒有談到珍珠港。我能回憶起來的地名只有印度支那。”
除了這些主觀方面的原因,美國政府在對待日本問題時也遇到客觀上的難處。
由於希特勒德國在歐洲迅速擴張,英國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同時,美國的大西洋航線也處在德國艦隊和潛艇部隊的威脅之下,美國不得不首先保證英國和大西洋得以維持,認為確保西半球對於美國安全來說才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這也與美國長期以來奉行的“歐洲第一”戰略相吻合。
而當時美國的軍事實力尚不能保證同時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大洋同時進行大規模作戰並取得勝利,因此美軍後來事實上採取了在大西洋盡力支持英國、在太平洋努力拖延戰爭的戰略。
在大西洋方面,美國將當時最先進的戰鬥機“超級噴火式”和“颶風式”戰鬥機投入保衛不列顛的戰鬥,而在馬來亞等地還在使用美軍已經淘汰的“水牛式”戰鬥機。而原本美軍打算用來對日本航空隊進行偵察的B24型飛機也是臨時調來並加以改裝的,因為所有的B24型飛機一直都是作為運輸機在大西洋執行任務的。前面提到,為加強珍珠港的防務,夏威夷方面要求300架水上飛機,實際只配備了50架,那另外250架便是轉讓給了英國。
而在太平洋方面,美國政府認為美國艦隊與日本艦隊相比,不僅處於劣勢,而且無論是人力或物力都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因此在戰略上,先是努力避免戰爭,採取對日全面經濟制裁等方式,希望能夠懾止日本的進攻。在通過情報得知威懾失敗,日本發動戰爭已不可避免時,美國政府又轉而儘量拖延戰爭。即使是開戰之前,美國政府還在進行最後拖延的努力。12月6日,羅斯福還指示赫爾迅速將建議美國總統與日本天皇直接會晤的電報拍發給駐日本使館 ,即使從情報中應該很明顯瞭解到,任何外交努力對日本來說應該都已經失去了意義。


綜上所述,雖然美國通過“魔術”對日本大量外交、軍事電報進行了有效的截聽和破譯,從而掌握了大量而準確的情報,然而由於自身的種種主觀失誤,以及客觀上兩洋作戰的不利狀況,美國政府最終沒能充分發揮情報上的絕佳優勢,避免珍珠港的慘劇發生。
當然,在討論這一問題時還存在不少令人不解和懷疑的地方,不過相信隨著美國檔案的進一步解密和公開,最終可以從各種蛛絲馬跡中發現這背後鮮為人知的真實歷史。
















參考文獻:
  [日]實松讓:《偷襲珍珠港前的365天》,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版
  [英]約翰•科斯特洛:《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上冊)》,東方出版社,1985年版















附錄:
美國通過“魔術”所掌握的相關日本外交、軍事情報統計
(以華盛頓時間為序)

(以下破譯檔只遞交美國總統檔要點)
1.4月9日破譯“松岡普通照會”
“德意兩國首腦通過會談,決不議和,這猶如要求投降者將現階段之戰爭看作已決定勝負之時刻……現不得不指出:本大臣唯一而且主要關心之問題已屢次聲明,正如閣下(赫爾國務卿)所知,美國之干涉,孕育著使戰爭處於持久性和最終造成人類悲劇乃至毀滅現代文明之嚴重危險……
“本大臣聲明:日本根據三國[同盟]條約不會做出有損於德意盟國地位之任何細小事情……”
2.7月8日破譯標有“國家機密”的日本2日制定的《適應局勢變化之帝國國              策綱要》
“《適應局勢變化之帝國國策綱要》已在七月二日的御前會議上決定下來了。這一剛要由下列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方針》;第二部分為《要點》(指告知《要點》大意)。因為這一綱要屬於國家機密,所以僅限於大使本人知道。綱要的要點還可告訴海軍武官,但須保密。”
第一、方 針
一、不管世界形勢如何變化,帝國將堅持其建設大東亞共榮圈而對確保世界和平有所貢獻之方針。
二、帝國將依然朝著解決中國事變的方向前進,並為確立自存自衛之基礎而邁步南進,同時根據形勢之發展解決北方問題。
第二、要 點
一、採取戰爭與宣傳兩種手段,促使蔣政權屈服,加強南方各地區之壓力,並迫使其讓步。
二、對南方重要地區問題,繼續進行外交談判,並促使其他各項政策之實施。與此同時,要加強南進之各種準備,實行對法屬印度支那與泰國之既定政策。
三、關於德蘇戰爭問題,要維護三國軸心之精神,但現在要做好一切準備,獨立自主地處理事態。當前則以最大注意力進行外交談判。
四、為阻止美國參戰,要採取一切可能採取的手段,如有必要,日本根據三國條約採取行動,並決定行使武力之時間與方法。
3.7月19日破譯日本駐廣東總領事于14日拍給外務省的電報
“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首要目的,在於實現我國對法屬印度支那所要達到的各種目的。次要目的在於如果國際形勢容許,就以法屬印度支那為基地迅速採取行動。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後的下一步計畫,就是向荷屬印尼發出最後通牒。在佔領新加坡時海軍將起主要作用……我們要以航空部隊和潛艇部隊斷然地一舉摧毀英美軍事力量。日內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部隊是第二十五軍。”
4.7月21日破譯豐田外相於19日拍給日本駐德大使電報
“內閣的更迭純粹是為了處理國內問題,並無其他用意。日本的對美政策不變,繼續恪守三國條約所確定的原則。”
5.8月4日破譯豐田外相於7月30日拍給日本駐德大使電報
“日本同以英美為首的一些國家的經濟貿易關係日益緊張,作為我國來說,已經處於難以容忍的地步。因此,帝國為了確保其生存起見,不得不採取從南方地區獲得原材料的這一萬全之策。英美國家像條佯睡的龍一樣狡猾。為了擊破由於他們的領導和取得協議而逐漸加強起來的包圍我國的鐵鎖鏈,我國必須及時採取對策。”
6.8月6日破譯日本於5日對美國提出印支中立化的答復
  “一、不在法屬印度支那以外的西南太平洋地區駐兵;二、日華事變解決後即從法屬印度支那撤兵。”
7.8月8日破譯日本建議舉行日美首腦會談的電報
8.8月26日破譯豐田外相於26日拍給日本駐美大使電報
   “現在,圍繞著我國的國際形勢如同我國國內形勢一樣非常緊張。事態已發展到這一地步:我們不得不把最後希望寄託在近衛首相和羅斯福總統的會談上……”
9.10月9日破譯日本外務省拍給夏威夷領事館的電報
電報〇八三號   絕密
檀香山 喜多總領事:
  今後望你盡可能根據下列各點提供有關艦艇方面的情況報告。
  一、把珍珠港水域大致分為五個小水域。不過,你不妨可以報告得簡略一些。
    A水域:福特島和海軍工廠區之間的水域。
    B水域:靠近福特島以南和以西的水域(此水域從A水域看來位於島的背面)。
    C水域:東部海灣。
    D水域:中央海灣。
    E水域:西部海灣以及通往海灣的各條水路。
  二、關於戰列艦和航空母艦,首先要報告其正在拋錨停泊的;其次報告其在碼頭、浮標和船塢系纜的(並扼要指出艦型和艦種。可能的話,還請記下何時有兩艘或兩艘以上的艦隻在同一碼頭並排停泊)。
                            東京 豐田外相
                               九月二十四日
10.10月18日破譯東京於17日給駐美大使館的電報
近衛內閣垮臺的原因是“內閣意見分歧,其焦點在於駐兵中國還是從中國撤兵的問題”。
11.破譯東京於11月2日到5日給駐美大使館的一系列電報
11月2日電報
“……新內閣成立以來,政府同大本營連日召開了會議。我們審核了改善日美關係的根本方針,期望在五日上午的會議上做出決定。屆時將把討論結果立即通知貴大使。這也許是我國政府為改善[日美兩國]外交關係而作的最後努力。局勢非常嚴重。如果重開談判,形勢迫切要求迅速達成協議。現在,希只限于貴大使知道此事。”
11月4日電報(附《甲案》、《乙案》)
“……帝國的內外形勢十分緊迫,已不容許拖延時間了。……我們再三討論結果,現在擬再繼續談判一次,但這是我們最後的努力。我們向對方提出的這個方案無論在形式上或實際上都是最終的方案。……如果根據該方案也不能迅速取得一致意見,那麼遺憾的事,會談將顯然不得不決裂;而兩國關係隨之就勢必將面臨破裂的局面。因此我們認為,這次交涉的成功與否,將會對日本帝國的命運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它確實關係到帝國的安慰。……現在,我們還是要本著儘量友好的精神進行最後的交涉。”
11月5日電報
“關於《甲案》,希促使美國方面盡可能在短期內接受下來。……如果美國對《甲案》提出許多反對意見,確實不可能達成協定的話,那麼我們打算提出《乙案》,這是一個絕對的最後方案了。……這也是帝國政府的左後措施。形勢非常緊迫,事態極其嚴重,絕對不容許拖延時間……”

(11月11日起,羅斯福總統要求今後要送報“魔術”情報的全文)
12.11月11、17日破譯日本駐美大使館於11、14日拍給東鄉外相的電報
“此電專致貴大臣……不難預料,戰爭一旦開始,勢必成為一場持久戰;局部的勝敗並不是怎麼至關重要的問題,而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
“……本大使雖不能詳知日本國內情況,但根據你的來電知道形勢緊迫。直到日本國民和政府當局都已忍無可忍,再提出這樣的問題未免有些冒昧,但假如日本國情許可的話,那我相信在世界形勢明朗化以前再忍耐一、二個月,乃是上策。”
13.11月17日破譯東京於16日對上一電報做出的答復
“……貴大使說,我們應當忍耐和坐視戰爭的發展。但遺憾的事,本大臣不得不告訴你,國內形勢無法以此作為一個問題來看待。日美談判達成協議的日期業已決定,不能再更改。希望你諒解這一點。
  “由於時間緊迫,望貴大使很好留意,不要讓美國滑入歧途,拖延談判。希你竭盡全力督促美國在我案的基礎上迅速達成協定。”
14.破譯東京給駐夏威夷領館拍發的電報
“由於日美關係顯著惡化,你可以不定期地報告港內艦艇的停泊情況,但這報告每週要送來兩次。我們想,你當然注意到這一點的,但還是希望你特別注意保密……”
(以後日本駐夏威夷領館對東京的答復電報略)
15.11月28日破譯東京給各駐外使館拍發的所謂“風向暗號”的電報
“萬一不能使用國際通訊機構時,可收聽東京電臺每天通過短波頻率以日語向海外廣播的‘天氣預報’,將使用不同暗語。(其中,暗語‘東風,有雨’,指日美關係發生危險。)”
16.11月22日破譯東京同日給駐美使館拍發的電報
“希竭力貫徹既定方針。全力以赴地努力實現我方所希望的解決辦法。我們之所以要求在二十五日以前解決日美關係問題,有著種種你們所猜測不到的理由。但假如能夠在這三、四天內結束談判,於二十九日簽字(再說一遍是二十九日),並完成互換必要的備忘錄,取得英國和荷蘭的諒解,總而言之,假如一切事情均能辦妥的話,那麼我們決定等到那一天。這次我們已真下了決心,這個期限絕對不能再變更。過了這個期限,事態就會自行爆發。希你們瞭解這一點後,能作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以上情況只限于兩位元大使知道。”
17.11月24日破譯東京給駐美使館拍發的電報
“十一月二十九日這一期限以東京時間為准。”
18.11月26日破譯東京給駐美使館拍發的電報
“形勢日趨嚴重,而電報聯絡又需很長時間,為此,今後最好根據需要,簡單扼要地把會談情況隨時以電話告知[外務省]美國局局長山本,通話時可使用下列暗語……”
19.破譯駐美使館給東鄉外相拍發的電報
“我認為,目前打開局面的唯一辦法,就是由總統就旨在維護太平洋和平的日美合作問題親自致電天皇,並望天皇陛下親自複電,由此,改變一下兩國間的緊張空氣。在暫時取得了一段充裕的時間之後,再考慮英、美、荷對荷屬印尼實行保護性佔領的可能性,並由我方提議設置包括法屬印度支那、荷屬印尼和泰國在內的中立地區。我不認為談判決裂就必然會導致日美開戰。
“此電也許是本大使提出的最後意見。此事至少須請示木戶內大臣,並切望請示後當即複電。”
20.11月27日破譯日本駐美使館同東京外務省之間的電話聯絡(詳細內容略)
日美形勢急轉直下,外務省要求使館方面繼續談判,不得回絕。
21.11月28日破譯東京給駐美大使館的電報
“《赫爾備忘錄》對日本是一個蠻不講理的建議。……
“日本政府決不能以此作為談判的基礎。我方對此建議的答復,將在兩、三天內送到你處,日美談判可能因此而事實上中斷。但希望不要給美國方面以停止談判的印象。只對他們說:我們正在等待訓令,雖然政府的意圖還不清楚,但我們認為,日本政府的主張始終是正當合理的,日本已為太平洋的和平做出了重大犧牲。”
22.12月1日破譯東京給駐美大使館的電報
“十一月二十九日這一最終期限已經過去,行駛在繼續日益惡化。然而,為了不使美國產生過多的疑慮,我們已指示報界作這樣的報導:雖然日美之間在部分問題上存在著很大分歧,但談判仍在繼續進行。”
23.11月29日破譯東京致英國、香港、新加坡、馬尼拉使館
“停止使用密碼機,並將其銷毀。”
24.11月30日破譯東京給駐德使館
“日美談判目前已處於決裂狀態。請你極秘密地會晤希特勒元首和裏賓特洛甫:日本同英美之間存在著突然爆發戰爭的很大危險,開戰的日期也許會比想像的來得更快。”
25.12月2日破譯東京給駐美大使館的電報
“倘若需要銷毀密碼機,望同海軍武官處取得聯繫,使用它那裏備有的化學藥品。”
26.破譯東京於12月2日給夏威夷領館的電報
“鑒於目前形勢,查明美國戰列艦、航空母艦、巡洋艦在珍珠港的停泊位置是極為重要的。因此,望今後盡可能每天報告這方面的情況。另外,請電告珍珠港上空有無阻塞氣球,或有無施放這種氣球的跡象。並請告知我們敵戰列艦周圍是否裝置了防魚雷網。”
27.12月5日破譯東京給駐美大使館的電報
在兩、三天內指定某些使館人員撤離華盛頓。
12月5日破譯駐美大使館給東京的電報
指定要銷毀的與密碼有關的東西全部銷毀完畢。
28.12月6日破譯東京給駐美大使館的電報
“一、政府對美國方面十一月二十六日提出的建議,經過再三慎重討論,決定以另電第九〇二號的對美備忘錄(英文文本)答復美國;
“二、有於第九〇二號電文很長,將分十四份拍發,也許你在明天才能收完全部電文。目前形勢十分微妙,受到電文後務請嚴格保密;
“三、關於向美國遞交備忘錄的時間,將另電通知。目前應預先做好整理檔和其他一切準備工作,以便在收到另電後按訓令要求隨時向美國方面遞交備忘錄。”
29.12月6日破譯東京給駐美大使館的最後答復(第九〇二號)前十三部分
30.12月7日破譯東京給駐美大使館的最後答復最後部分
“……鑒於美國政府所採取之態度,帝國政府不能不認為,即使今後繼續進行談判,亦無法達成協議。特此同志美國政府,並深表遺憾。”
31.12月7日破譯東京給駐美大使館的 “下午一時通知電”
“請把我國政府的答復,於華盛頓時間七日下午一時正遞交美國政府(若有可能請交國務卿)。”



















隆中對論

孫子曰:“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回顧千載之將相,誠能鞠躬盡力,死而後已,夙興夜寐,殫精竭慮以侍其主者,無出諸葛孔明之右也。又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通覽古今之策論,驚天地、變風雲,至於顛覆而終成其業者,首推《隆中對》也。
即使以現代軍事理論研究的眼光來審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F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