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沙漠化现状及防治措施

姜扬 00443009 艺术学系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受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日益加剧的土地沙漠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我国沙漠化形势的加剧,研究沙漠化的防治已势在必行。本文从沙漠化的概念和成因入手,着重分析了我国沙漠化的现状,在借鉴全球治理沙漠化的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防沙治沙的措施。
关键词: 中国沙漠化;概念;成因;现状;措施
引言:荒漠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指出,荒漠化给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十分严重,并呼吁世界各国尽最大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荒漠化使全世界每年丧失可耕地一千多万公顷,经济损失超过40亿美元。
目前面临这一威胁的国家已达110多个,涉及全球70%的农用耕地,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造成贫困和移民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同时,全世界每年至少需要10—22亿美元来解决这一问题,且至少要经过20年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因而,很有必要对中国的沙漠化防治进行研究。


一、沙漠化的概念
“对沙漠化”概念的讨论,可使开发活动更符合客观规律,以使沙漠化土地整治与恢复的实验能获取更为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沙漠化过程属于较复杂的环境退化范畴,涉及不少学科,因此从各自学科的侧重面出发,特别是从各国的实际出发,对沙漠化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
按英文沙漠化(Desertization)一词和通常应用的“荒漠化”(Desertifization)一词在概念上有差异。但是,由于传统或习惯的原因,后者在中文被译成了“沙漠化”,因之联合国沙漠化会议及联合国环境署的一些文件中所提到沙漠化,实际上均是荒漠化。
(一)沙漠化的含义
1.指在干旱、半干旱(包括部分半湿润)地区,脆弱的生态条件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化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质荒漠环境的退化。所谓类似沙质荒漠环境系指在地带性上并不局限于干旱荒漠地带,但在景观上却具有与沙质荒漠中风沙地貌相同的特点,在生态环境上也与荒漠环境相近似。
2.荒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生态系统退化,环境发生了类似荒漠条件的变化。
3.荒漠化过程有明显的指征,诸如干燥度的增加、风沙的侵袭、水分条件的改变、盐分的积累、土壤肥力的降低、植被覆盖度的减少和种群的变化以及沙质荒漠范围的扩大等等。
4.最近原苏联B——T罗扎诺夫和U•C佑思提出荒漠化指干旱土地、土壤和植被向着干旱化和生物生产力衰退方向发展的,而且是不可逆变化的自然或人为过程。在极端情况下,这种过程可能导致生物潜力的完全破坏,并使土地转变为荒漠,等等。
(二)沙漠化的指征
根据联合国12届环境理事会提出,沙漠化的指征包括:
1.沙丘及片状流沙的侵袭和增长;
2.牧场的退化;
3.旱作农地生产量及潜力的衰退;
4.灌溉农地的渍水和盐渍化;
5.森林及植被的破坏;
6.地下水和地表水质和量的退化。
上述指征都可以通过其质与量的变化数值加以测定。
由此可以认为荒漠,乃系环境趋向于类似荒漠条件的退化过程。其含义较为广泛,而且是一种不可自然逆转的过程;而沙漠化较荒漠化内容单一,范围具体,有明显的专属特征。对于沙漠化,我们既把它看成是环境退化过程,又强调它是退化终结的表现,指出其退化的终点是出现类似沙质荒漠的景观。
综上所述,我们把沙漠化的概念解释为: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在原来非沙漠化地区产生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
此外,在讨论沙漠化概念含义的同时,对于与沙漠化有关的一些概念也有必要进一步加以研究,例如:“沙漠”与沙漠化的概念和含义就有着不同与相同之处。首先沙漠系指沙质荒漠,它是干旱气候的产物,而沙漠化则不限于干旱荒漠地带,而主要分布在半干旱草原及部分湿润地区。其次在成因上沙漠为自然因素所形成,发生在第四纪时期,而沙漠化则是在潜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以人为因素为主。其三,沙漠难于在没有人为措施帮助下自然逆转和恢复,只有采取措施,防止沙丘前移和侵袭;而沙漠化土地一般在消除人为干扰破坏因素以后,有自我恢复的可能性。至于两者共同之处则都表现为有相同的风沙地貌景观和同样低下的生产力。因此,凡有沙漠化过程的土地均称之沙漠化土地,简称为“沙地”,以示与“沙漠”的区别。“沙化”常常作为沙漠化的同义词出现。但实际上“沙化”仅在某种意义上是沙漠化的一个阶段,而不是沙漠化的同义词。因为土地沙化不只是发生在潜在沙漠化地区,也不仅是人为破坏与风沙力作用下的产物。它可以是流水侵蚀作用和人为破坏植被共同影响下的产物。特别是在风化作用强烈的花岗岩丘陵区这一过程表现得更为明显。“风沙化”是指地表具有风沙活动并形成风沙地貌景观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受地域性限制,它不仅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可出现在半湿润、湿润地区河流下游沙质干河床、决口扇地段和海滨沙地等(如北京的大兴、豫北、豫东的黄河泛淤沙地。广东、福建、台湾等省沿海地段),均有风沙活动及沙丘分布。它们虽属风沙问题性质。但区别于“沙漠化”的发展概念。
二、沙漠化的内容概括
1.时间上,是发生在人类历史时期。
2.空间分布上,凡是具有疏松沙质沉积物(细沙颗粒成分占70%以上,沉积物厚度不小于1米)的地表和干旱季节(月雨量小于20毫米的干旱月数达六个月以上)与大风季节(出现8级以上大风月数达四个月以上,大风日数达50天以上)相一致的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都是沙漠化可能发生的地区。
3.成因上,是在上述潜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而以人为过渡的经济活动为主要因素。人既是沙漠化的导致者,也是沙漠化的受害者。
4.景观上,这一过渡是渐变的。在人为强度活动破坏脆弱平衡之后,风力是塑造沙漠化地表景观的主要动力。因此可以认为,沙漠化的过程是以风沙活动及其所造成的地表形态特征作为其变化过程的景观标志和沙漠化发展程度的一个示量指征。
5.发展趋势上,沙漠化强度及其在空间的扩展是同干旱程度(以雨量的年变率为标志)及人、畜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大小有关。在它们相互影响及风力作用下,沙漠化土地会自行扩大蔓延。
6.沙漠化的结果导致着地表逐渐为沙丘所侵占,造成土地生物产量的急剧降低,土地滋生潜力的衰退和可利用土地资源的丧失。然而,它也存在着逆转自我恢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程度的大小及其时间进程的长短,则受不同自然条件(特别是水分条件)、沙漠化土地本身地表景观复杂程度及人为活动强度大小而有不同的逆转程度。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我们所指的沙漠化,实质上是沙质荒漠化。而判断其程度的基本指征则是,以地表出现风沙活动及所造成的风蚀、片状流沙、吹扬灌丛沙堆及流动沙丘所占该地区面积的比例和年扩展率的数值,作为判断一个地区环境是否趋向沙漠化以及沙漠化程度的基本指征。必须指出,在采用基本指征的同时,还要和该地区整个环境中与此有关的其它指征相互联系起来考虑。如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组成成分的变化,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变化,水分条件的变化,特别是生产潜力变化等。所以,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已经沙漠化了,除了风沙活动这一最活动和最基本的指征外,还要和整个环境是否已发生变化密切联系起来,才能作出全面判断。

三、我国沙漠化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受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日益加剧的土地沙漠化,致使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吞噬着人们的生存空间,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以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到80年代末,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大2100平方公里;到90年代末,沙漠化土地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进入21世纪,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并且仍以平均每年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每年都会发生多次较大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发生的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都是很罕见的。观测证明,沙尘暴是在强大的风力吹蚀作用下,疏松裸露地表的细粒径粉尘脱离地表,卷入气流而形成的风沙尘埃流,悬浮于1000多米的高空,使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灾害性天气。大风和裸露疏松地表床面的沙尘源是形成沙尘暴的必要条件。沙尘暴的肆虐,给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敲响了警钟,也说明了土地沙漠化的严峻形势,防沙治沙已为国人所关注,更令世人瞩目。
我国天然草原近4亿hm2,约占国土面积的40%,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天然系统,也是环绕东北、华北、西部最大的绿色屏障。但是,草原在严重退化和沙化。目前我国沙化土地168.9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6%。其中有116万km2的沙漠是在目前技术和财力条件下难以治理的;有52.9万km2的沙化土地经过努力是有可能恢复其原有的草地和耕地面貌的。另外,还有90多万km2的土地处于明显沙化的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也会逐步变成荒漠的。目前,形成了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km,南北宽约600km 的风沙带。据统计,目前我国土地沙化面积每年扩大3000km2,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据初步测算,50年来我国沙漠化面积已经有10万多km2,相当于3个海南省的面积。由于沙漠化的发展,给沙区经济和人民生活都造成了很大困难。据专家估计,每年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相当于西部5省1996年财政收入总和的3倍。一些地区还形成了生态难民,仅青海省由于沙化破坏了人类生存条件,迁移生态难民就达20多万人。2000年北方地区遭受了13次沙尘暴袭击,长江下游地区也受到了影响。2001年元月1日就来了沙尘暴,并且接连不断。统计表明,大面积的沙尘暴频率在不断加快:50年代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
  土地沙化的加剧,有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自然原因,但主要是不适当的人为活动引起的。主要原因有:(1)盲目开垦,50年代到70年代末,西北地区三次大规模的毁牧、毁林开垦,破坏草地667万hm2,毁林18.7万hm2,其结果是开垦一块沙化一块,农牧林三者皆伤;(2)过度放牧,据统计,草场超载率高达50%—12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300%。解放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只)增加到9000多万头(只),而草地(牧场)面积却减少了667万hm2;(3)滥采滥伐,沙化地区燃料匮乏,加剧了对沙生植被的破坏,同时滥挖沙生植物,如甘草、麻黄、发菜等等。据测算,每挖1kg 甘草就要破坏8—10亩土地,甘肃省每年因挖甘草破坏草场面积就达90万亩;(4)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以邻为壑,不顾整体。不少地方拦蓄河水,造成下游土地沙化严重发展,这方面的事例举不胜举。改革开放以来,毁草种田有所遏制,生态恢复和建设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从整体看,超载放牧和破坏植被现象仍然突出,局部有所好转,整体仍在恶化,土地沙化仍呈加速发展趋势。
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土地退化和土地资源丧失的生态恶化过程。其主要特点和标志是土地的风蚀沙化,最终导致地表出现类似沙漠的景观。1995年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秘书处指出:“从根本上说,它是一个人为问题,是由人类对土地的压力过大而引发并非逐渐扩大的沙漠所造成。” 中国科学院分别在1982年和2000年对沙漠化土地的成因进行了定量分析:其中樵采滥伐占 31.8%,滥垦荒占25.4%,过牧占28.3%,水系改变占6%,工矿交通建设占3%,沙丘前移占5.5%。

四、沙漠化的成因及我国部分地区沙漠化的具体原因
(一)沙漠化的成因
沙漠化的形成与发展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又有人类活动的干扰与影响。在自然因素中,沙源与气候变化是最主要的因素:
1、气候变化与沙漠化
在沙漠化的自然因素中,气候干旱是决定性的。撒哈拉地区的研究资料表明,沙漠化过程主要是在持续干旱期间发生和加强的。撒哈拉地区特别是它的中部和南部降水情况的变化,基本上决定于地球表面冷暖变化导致的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和几内亚湾季风的进退。在全球气候变暖时期,热带辐合带北移,几内亚湾的夏季风能更深地向北深入。全新世最佳期的夏季风可达到北纬30°,促使撒哈拉特别是它的南部区域有良好的湿润条件。但在5300~4900年以前、3600~3400年以前、3100~2400年以前和2100~1800年以前的几次全球变冷时期(所谓“新冰期”),热带辐合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因而撒哈拉南部区域(萨赫勒)就处在干燥性风的影响范围内,降水剧减成为明显的干燥期,而地理和考古的证据则表明在这一干旱时期,沙漠化明显地加剧了。
最近500年来在撒哈拉的南部地区(萨赫勒和苏丹地区)可划分出三个降水剧减期,即1681~1687年。1738~1756年和1828~1839年,在这些干旱年份沙漠化几乎出现在整个苏丹萨赫勒地区。在最近80~100年来根据直接观测的大气降水资料,撒哈拉南部的苏丹萨赫勒地区,在1913~1916年、1944~1948年、1968~1973年出现了持续的干旱期,其中1968~1973年干旱尤为严重,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减少10~20%,个别年份的降水量甚至减少50%以上,撒哈拉的界线向南移动了几百公里。在个别最旱的个份,热带稀树草原带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气候带,在某些地方已经消失了。也就是这次严重的沙漠化过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沙漠化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被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晚更新世以来我国北方东部沙区沙漠变动的研究证明,人类历史时期以来,由于气候经历几次波动而使这一地区几经沙漠化和非沙漠化的一系列变迁。例如在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沙地固定沙丘垂直剖面上,普遍存在三层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的、并有很多根孔和虫孔的埋藏黑沙土夹于黄色细沙中。据考古推测最下层埋藏黑沙土层形成的时代距今7000年左右,也就是相当于全新世中期的高温期。这种埋藏黑沙土也曾在科尔沁沙地、松嫩平原和大兴安岭东坡山麓台地上的固定沙丘剖面中看到,这说明它不是一个局部现象,而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区域自然条件改变的结果。
到了距今大约3000年前开始的晚全新世以来,气候又转为寒冷干燥。其中以公元前1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十七至十九世纪四次寒冷期最明显,气温普遍比现在低1~2℃,旱灾暴风频繁发生。在干冷多风环境下固定沙丘及发育的黑沙土,普遍受到风蚀破坏,流沙再起又一次出现沙漠扩张,即产生所谓的沙漠化。
基于上述的研究,众多学者断言,气候变化(包括长期的变迁和短期的波动),旷日持久的干旱及是招致沙漠化的主要因素。并且认为,只有对土地及其资源给予合理的正确使用,才能避免由于干旱而引起沙漠化的巨大灾难。
2、人类活动与沙漠化
干旱地区、特别是半干旱地区(包括部分半湿润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这里气候干旱、降水多变、大风频繁,生物有机体与环境条件之间处于临界的相对平衡状态之中,只要稍受人为活动干扰,就很容易引起生态平衡破坏,诱发和促进沙漠化的发生和发展。
据在非洲沙漠的研究,萨赫勒——苏丹地区人为活动导致沙漠扩张的原因主要有农牧交界地带的开垦;过度放牧或牲畜管理不当;乔灌木的过度采伐利用;不负责任地任意烧毁植被,这和我国常说的所谓滥垦、滥牧、滥伐“三滥”是一致的。
所谓滥垦就是指人为滥行放荒垦地,如清朝中叶以后,清政府以“借地养民”、“移民实边”等名义,在毛乌素沙地的南部、科尔沁沙地的西拉木伦河以北等地招民滥行放荒垦地。据史料记载仅1907年(光绪33年)一年中科尔沁右翼中旗就放荒8万余垧,这些地区由于开垦的是长草的沙地,地广人稀,农民种地不打井、不开渠灌溉,也不施肥,采用极其粗放的广种薄收方式,因此一般经过二、三年,农民就因沙害或天然肥力衰退而被迫弃耕,另辟新地。弃耕的撩荒地无植物保护,在干燥气候下,加速了风蚀过程,“暗沙”很快翻为“明沙”,导致流沙蔓延产生沙漠化。
所谓滥牧就是指过度放牧,在牲畜头数远远超过草地(生草沙地)载畜能力的情况下,由于牲畜的啃食和践踏(特别是山羊)造成草地植物的衰退和死亡,在干燥气候下,促使风蚀而引起沙漠化。特别是在无人管理的自由放牧制度下,牲畜因受放牧半径的限制,终年在畜群点或水井点周围采食践踏,造成更加严重的沙漠化。过度放牧引起的沙漠化,往往形成以畜井点为中心,呈环状向外扩散(以畜圈和水井附近最为严重,愈往外破坏程度逐渐减低)的“光裸圈”。
所谓滥伐就是指过度樵采,由于人口增加,燃料消耗量增大,据估计五口之家每日要烧沙蒿5kg以上,这样每户一年内等于破坏了0.7hm2(10亩)固定沙地,滥樵柴破坏植被所造成的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城镇和大居民点附近。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人为活动还包括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战争破坏水利设施、筑路、工业建设、采矿、住宅兴建以及机动车辆运输等活动,在环境脆弱地区,它们也都能不同程度第导致沙漠化。
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除了直接破坏生态环境,对沙漠化的自然因素起诱发和促进作用以外,还能够导致局部和地表小气候的恶化。因为多年生植被减少,无疑地增加了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促使地面和大气层相对变冷,减少了大气的对流,从而减少了降水,这就是所谓生物地球物理反馈机制。因此有人把人类对萨赫勒地区下垫面的直接影响看作是60~70年代这一地区发生旱灾的原因。大气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证实了地面特性的变化,对萨赫勒的持续干旱所起的作用。
总之沙漠化的原因很复杂,沙漠化过程通常是一系列起因的结果,或者是由一种起因引起、而由其它因素加剧的。对环境状况及有关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有可能得出防治沙漠化的合理方法和恢复沙漠化地区生物潜力的途径。
3、一种假说:沙漠化的地球轨道周期
撒哈拉沙漠中部的提贝斯提高原也有活火山,但其目前的活动强度还不足以引起强降水循环。一万年前的撒哈拉大草原表明其大气对流和构造活动也十分强烈。这不仅是由于那时近日点在夏至导致北半球变暖,而且因为内核向北半球趋近导致热心向北半球偏移(目前热心向南半球偏移[8])。笔者曾证明,太阳斥力不仅压缩了地球空间磁场形成空间外磁尾,而且压缩了液核磁流体形成内磁尾和内核的向光振动。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相对摆动,内核也有一个一年为周期的南北振动,因目前近日点在冬至,这个振动的总趋势是内核向南半球偏移,南半球是热半球,南半球海底扩张处于极大值,在一万年以前情况正好相反。这就是内核南北振动的地球轨道效应。它与米兰科维奇天文周期一样,是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10]。
内核南北振动造成的气侯历史是:1.65~1.10万年前近日点从春分到夏至,内核向北半球偏移并在1.10万年前达到最大值,形成北半球内能释放高峰和北半球冰盖的最大融化期;在1.10~0.55万年前,近日点由夏至到秋分,内核回归地心,内能释放在0.55万年前达到最小值,北半球逐渐变冷,降水量也逐渐减少,这是0.55万年前毁灭性气侯变化突袭撒哈拉的原因;0.55万年前~公元1250年近日点从秋分到冬至,内核向南半球偏移并在1250年达到最大值,形成内能向南半球释放高峰。这是中世纪暖期产生的原因;从公元1250年~6750年,近日点从冬至到春分,内核回归地心,内能释放逐渐减弱,14~17世纪小冰期气侯表现了这一趋势,变冷高峰将出现在公元6750年。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10万年周期)和黄赤交角的变化(4万年周期)会强化这一作用。4万年后的偏心率最小值将导致冰期降临。人们往往把这一小冰期气候单纯地归因于太阳活动的低值,实际上单凭太阳辐射能量的减少还不足以解释气候的巨大波动。对宇宙飞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太阳的辐射输出变化于0.1-0.3%的水平上。Eddy等人估计,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是能够激发底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11]。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中2%的能量。因此臭氧洞漏能效应可能是除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外最可靠的地表增温途径。在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风可以把磁层顶到地心距离由8——11个地球半径压缩到5——7个地球半径,增強大氣環流,破壞臭氧層,引起内核大规模振动,激發海底熱幔柱噴發,形成海底鍋爐效應。它可以解释气候万年,千年,百年和十年尺度的变化。许多人注意到了冷气候与强地磁场的关系,地磁场强度亦有明显的2万年,4万年和10万年周期,漏能效应和内核振动是一种合理解释
(二)我国部分地区沙漠化的具体原因
1、西北风沙区沙漠化成因:生态破坏 沙丘活化
沙丘活化已经成为导致西北风沙区土地大面积沙漠化的祸首。所谓沙丘活化就是原来属于固定或半固定的沙丘,后来变成了流动沙丘。在西北强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近年巴丹吉林沙漠局部已经与腾格里漠西南缘握手相连。经国家林业部门通过卫星监测结合地面调查发现,这两大沙漠间出现了三条新的流沙带。在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及石羊河流域的甘肃民勤绿洲等地,由于河流干涸,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区域内防风固沙林木因缺水大面积衰败死亡,土地失去保护后沙漠化现象加剧,流动沙丘肆起。随着新疆塔里木河下游300多公里的河道断流,沿岸植被大面积枯萎,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木塔格沙漠多处合拢,塔里木河下游主要由胡杨树组成的绿色走廊正向一体化的黄色沙漠世界演变。
据国家气象中心对全国618个气象站逐日沙尘暴记录和相关资料分析,1954年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沙尘暴在减少,阿拉善盟、民勤及塔里木河下游部分地区的沙尘暴却呈增多趋势
2、东北平原西部地区沙漠化的成因:充足的沙源,降水明显减少,植被破坏过度以及修建大型水库等
东北平原西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的西部以及内蒙古哲理木盟和赤峰市与兴安盟的部分县(旗、市)。这里分布着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是中国有名的生态脆弱带,环境变化敏感带,也是著名的农牧交错带和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及商品畜牧业基地。在该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7.2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二成二。沙漠化的形成首先是物源因素。松辽平原西部沉积了70到100米的松散沉积物,尤其是西辽河平原最厚达180米,地面由粉细砂组成,为沙漠化提供充足的沙源。其次是气候变化原因。该区域在近几十年来,降水量明显减少,气温上升,干燥度增大,大陆性气候增强,是土地沙漠化发展的又一自然因素。如哲里木盟20多年来年均降水减少50毫米;松嫩沙地20多年来降水量减少120毫米,年平均气温升高1.33摄氏度。再次是草场超载过牧,植被破坏严重,土地沙漠化面积迅速扩大和发展,四成草原沦为严重退化草原。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也容易导致沙漠化,尤其是在半干旱地区的大河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如红山水库,影响贯穿科尔沁沙地的西辽河、西开河等几条主要河流,河流河床干涸,使宽3至5公里的裸露河漫滩,春季风沙弥漫,致使土地沙漠化发展扩大。

五、沙漠化的危害
(一)、对农牧业的危害。破坏生态平衡、使环境恶化和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危及沙漠化区域人民的生存发展,加重了贫困程度,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成批的生态难民。土地沙漠化最直接的危害是造成土地退化[10],黑龙江省西部沙区虽然仍能种植作物,但由于大风吹扬,一些细粒和作物养分被携走,表土质地变粗、肥力降低,生产能力下降;据资料记载,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全年风速为每秒8米的起沙天为100天左右,春风扬沙淹没种子,毁坏幼苗、牧草、树木,造成农牧业减产;土地沙化引起植被的退化,造成气温回升、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沙尘暴发生次数增高。据了解,处于完整沙区的杜尔伯特县有70%的土地面积处于沙化状况,由于土地沙化严重,扫力毛德村的程地房子屯不得不全员搬迁、撤离到条件较好的其他村镇,沙进人退,一个有着70年历史的村落从此消失。土地沙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沙尘物质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诱发人类眼睛、呼吸道和盲肠发炎。据调查,仅齐齐哈尔市西南的龙沙区,每年因扬尘患眼病的群众达500多人,菜农种植的蔬菜中夹有细小的沙尘致使蔬菜质量下降,农民收入因此减少15-20%。


(二)、对城市的危害。近几年,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期所罕见。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进而造成西安、兰州等各大城市沙尘暴在春秋两季频频发生。由于直接影响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对首都及周边地区造成直接危害,加上2008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因此更引起各界甚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土地的荒漠化使农民离开自己的家园去城市谋生,会对就业和社会稳定形成巨大压力

(三)、导致大面积可利用土地资源的丧失,缩小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我国每年因沙漠化的扩展导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四)、严重威胁村镇、交通、水利、工矿设施及国防基地的安全,影响工农业生产,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11],严重制约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成为全国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六、中国防治沙漠化的成就与经验教训
建国以来,我国在沙漠化的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荒漠化监测方面,我国已形成以3S技术为支撑的、以沙化土地监测为基础的动态网络体系,为沙尘暴、荒漠化灾害预警体系奠定基础;在工程布局上,一改过去“向沙漠进军”的治沙方针,把治理的重点放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现代荒漠化土地;在植被建设上,改变了重建设、轻保护的做法,确立了以保护为基础,保护、建设并重的植被建设方针,逐渐形成了乔、灌、草复合种植;保水、节水等新技术应用,绿色生态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治理模式[12]。
我国还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全国实施了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启动了以防沙治沙为目的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治荒漠化工程和北京圈防沙治沙工程。仅“九五”期间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建设预防保护林20多万平方公里。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沙漠化的治理,把防治荒漠化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先后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全国生态环境规划》等重要文件。直至去年,我国已制定了近20部有关荒漠化防治的、涉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还制订和颁布了一批相关配套法规,基本形成了由法律、部委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相结合的沙漠化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在《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水法》、《土地管理法》等沙漠化防治主要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还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防沙治沙的法律——《防沙治沙法》,标志着中国防沙治沙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现在,部分沙漠化地区防沙治沙已经取得不错成效。如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年楚河、拉萨河中部流域地区沙漠化治理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近年来,西藏林业部门采取营造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直播和栽种沙生植物以及开发水资源等措施,治理沙漠化土地30万亩,成片造林80万亩。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的防护林带已初具规模,沿江生态状况得到初步改观。[13]
虽然,中国的沙漠化研究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世人惊叹的成就,但沙漠化点上治理、面上破坏、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土地沙漠化的总体状况是治理与破坏并存,且治理的速度还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沙漠化仍然越治越多。况且,目前我国还存在着土地利用方针的偏差、治理沙区思路不对、科技支撑能力弱、防沙治沙投入不足、对防沙治沙工作认识不够等诸多难题,因而防沙治沙工程任重而道远。

土地沙化正急剧缩减着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的国土。许多地方因沙漠化趋势导致土地退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而土壤肥力的自然恢复需要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时间。如果用人为措施恢复土壤的肥力,需要的投入量难以计算。沙漠化对农业的危害特别大。每年4到5月正是春播季节,在沙漠化地区,往往是种子和肥料被吹走,幼苗被连根拔出,土壤水分散失,禾苗被吹干致死或被掩埋。有的地方要反复补救,甚至误了农时。沙漠化引起的草场退化,使适于牲畜食用的优势草种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牧草变得低矮、稀疏,产量明显降低,草场载畜能力大为下降。沙漠化造成河流、水库、水渠堵塞。黄河年均输沙16亿吨,其中就有12亿吨来自沙漠化地区。全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公里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沙漠化在一些地区造成铁路路基、桥梁、涵洞损坏,使公路路基、路面积沙,迫使
公路交通中断,甚至使公路废弃。沙漠化导致的沙尘天气,影响飞机正常起飞和降落。风沙活动破坏通讯、输电线路和设施,由此产生的灾害威胁居民安全。根据监测,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是微小颗粒物,这与沙漠化密切相关。沙尘污染着广大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影响了人民健康。沙漠化加深了贫困程度,扩大了地区差距。据调查,全国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生活 在沙漠化地区,其人均农业产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2%,是东部地区的五分之 一。沙漠化地区贫困程度加剧,发展差距扩大,有的地方已经喊出“要生存就要治沙”
的口号。
七、国外治沙的先进经验
联合国环发大会把防治荒漠化列为《21世纪议程》的优先行动领域。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加快治理荒漠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使命,更成为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可以说,每个国家都在积极研究与不断探讨治理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一)美国和德国——政府主导型。美国是受荒漠化严重影响的国家。针对1934年的特大黑风暴,1935年罗斯福下令制订《大平原各州林业工程》,通称“防护林带工程”、“罗斯福工程”。国会为此拨款7500万美元,并通过法案,实行免耕法,授权政府对农庄主给予补助,8年共营造防护林带28962公里,保护农田2430万亩。截止1992年,美国人工防护林带总长度16万公里,面积975万亩。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为治理荒漠化“保驾护航”。如限制土地退化地区的载畜量,调整畜禽结构,推广围栏放牧技术;引进与培育优良物种,恢复退化植被;实施节水保温灌溉技术,保护土壤,节约水源;禁止乱开滥伐矿山、森林等。另外,国家鼓励私有土地者种草植树,在技术、设备、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这些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土地的合理利用,有效地遏制了土地荒漠化的急速扩展。德国号召回归自然,1965年开始大规模兴建海岸防风固沙林等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款国家补贴(阔叶树85%,针叶树15%),免征林业产品税,只征5%的特产税(低于农业8%),国有林经营费用40%—60%由政府拨款[14]。
(二)印度和以色列——科技主导型。印度在治理荒漠化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印度已利用卫星编制了荒漠化发生发展系列图,基本摸清了不同土地利用体系下土壤侵蚀过程及侵袭程度;开发了一系列固定流沙的技术,他们通过种草植树、改土固沙等生物措施,既维持了生态平衡,又改造了大片流沙地,达到了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目的。0以色列的建国史其实就是一部治理、开发和利用荒漠化土地的奋斗史。以色列的荒漠化面积占其国土总面积的75%,他们采用高技术高投入战略,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创造出了高产出高效益的辉煌成就。为了提高荒漠地区的产出,科技人员大力研究开发适合本地种植的植物资源:一是广泛引种驯化。他们派出科技人员,前往世界各地广泛收集世界干旱地区有价值的物种进行试种研究;二是开展植物杂交育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抗盐碱耐干旱的新品种;三是对作物的引种、培育、种植都是以市场为目标,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作用,使沙漠化劣势成为自然优势[15]。目前,以色列的农产品和植物开发研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而保证农牧林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在欧洲占据很大市场份额,取得高额回报。这样做使荒漠化的治理和开发得到了有机结合,迈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三)澳大利亚和土库曼斯坦——沙漠产业化模式。澳大利亚,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积占75%,沙漠面积2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5%,属热带沙漠。对沙区基本上实行以保护为主的管理办法,政府每年投资18亿澳元开展水、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建立农垦区、示范区和沙漠公园,利用沙漠独特的景观吸引游客。土库曼斯坦,1954年开始新建卡拉姆运河,全长1400公里,调水到西部灌溉5250万亩的荒漠草场和1500万亩的新农垦区,并改善10500万亩草场的供水条件,运河两岸成为以棉花为主的农业基地。从上述几国的经验可以看出,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科技是一项必备的战略武器。科技能够增强人自身的防御能力,同时也能改造自然。在与沙漠化的斗争中,我们可以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观测沙漠化状况,通过转基因提高动植物对沙漠的适应能力,通过高科技的节水工艺达到防沙固沙的目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治理沙漠化需要一个处于中立地位的组织者和能够代表全人类利益的领导者从思想行动等各个方面统筹兼顾,全面指挥。
政府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是多种利益关系的平衡者,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整理沙漠化问题。政府能够调动和协调各个部门的行为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通过财政税收等多种手段刺激人们治沙的热情,通过教育、媒体等多重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总之,政府的意识和行为都将对沙漠化的防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六、我国防治沙漠化应采取的对策
防沙治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 因此,今后的防沙治沙工作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布局、长远规划;分区治理、突出重点;防、治、用结合,以防为主等原则的前提下,本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重点突破、注重实效[16]”的思路,开展防沙治沙工作。
(一)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中,要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着眼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既要积极开展综合治理,更要注重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努力做到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综合治理的措施上,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一是加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力度,特别在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要加强治沟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大力兴修水库,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开展节水运动。特别是解决好干旱季节苗木缺水和发展经济林用水的问题,千方百计提高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林草的经济效益。二是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措施中,要进一步增加林草措施的比重,凡是适宜造林种草的地方,都要尽可能地采取生物措施增加植被,要发挥水保造林工程整地的优势,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在西北干旱少雨地区,科学选择适生树、草种,草、灌、乔结合,以草、灌为主,大力发展沙棘等灌木。 在沙漠化严重的地区采取以调水为主的重要措施,开展绿洲生态建设。
(二)阻沙、固沙、封沙。
阻沙沿着受沙漠化威胁的绿洲边缘地带,营造大型防风阻沙林带,可以切断沙源,控制沙漠化继续向绿洲和被保护物的扩展。如我国东北的西部防沙林带的建设,有效地阻止了沙漠化的扩展,保护了东北大平原;在宁夏中卫县,沿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筑起了一条长60公里的绿色长城,有效地堵住了沙漠的南移,保护了农田和家园,保证了包兰铁路的畅通无阻;“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使1100万公顷的农田得到保护,893万公顷草场得以恢复,产草量增加20%以上,也使“三北”地区1/3县的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固沙在绿洲边缘及内部的流沙地段,进行固沙造林,可以消除沙源。固沙措施不外有植物固沙、机械沙障固沙及化学固沙三种。植物固沙是固定流沙的永久措施。机械沙障固沙见效快,但只是临时性的固沙措施。化学固沙也是临时性的固沙措施,但由于成本高、造价昂贵,在固沙中很少采用。在一般固沙实践中,均以植物固沙为主、机械沙障固沙为辅,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固沙目的,所采用的植物也不一样。
地处腾格里大沙漠东南缘的沙坡头地区,是包兰铁路通过的沙漠地段,属干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年平均降水量为200毫米,最干旱年(1957年)的降水量仅88.3毫米。这里全是高达几十米的格状流动沙丘,地下水深达百米以下,夏季沙面最高温度可达74℃,采用植物固沙是相当困难的。但是经过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与有关协作单位科技人员,20多年的实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首先采用长宽都为1米的草方格沙障,制止沙丘移动,接着在沙障内栽植优良的固沙灌木(如花棒、柠条、乔木状沙拐枣及黄柳等)、半灌木(如油蒿),以灌木与半灌木成带状配置,经过10~15年时间,植被覆盖度达20%~30%,地面形成0.5~1.0厘米厚的结皮层,牢固地控制了流沙的移动,保证了列车的正常通行。
地处半干旱地区的科尔沁沙地,为坨(沙丘)甸(丘间低地)交错景观,流动沙丘高度一般为3~5米,少数达7~10米以上,但甸子地条件较优越,地下水位仅1~2米,有较多的天然植物分布,且本区的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这对植物固沙十分有利。
京通铁路通过科尔沁沙地的奈曼流沙地段,采取了以植物固沙为主,机械沙障固沙为辅的固沙措施,成功地固定了流沙。首先在铁路两侧50~100米以内,采用长宽都为1米的草方格沙障,或者长3米、宽6米的树枝条格状沙障,控制沙丘的移动。再在沙障内栽植灌木(如黄柳、小叶锦鸡儿等),半灌木(如差把戛蒿),灌木与半灌木也呈带状配置。在沙障外侧的流动沙丘上,可直接栽植差把戛蒿和小叶锦鸡儿固沙带固沙,不需要设置机械沙障,2~3年后就可以控制流沙的移动。经过3~4年后,待沙面停止流动后,就可以在植物固沙带间,栽植珍贵的常绿乔木树种(如樟子松),再经过7~8年时间,植被盖度可达50%以上,樟子松的高度可达3米左右,这时已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强大防护体系,彻底消除了风沙危害,保证了京通铁路线畅通无阻。
封沙封沙育草、保护天然植被是预防沙漠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条件非常脆弱,只要天然植被稍有破坏和土地利用稍微过度,就会引起沙漠化。要使植被自然恢复是十分困难的,即使在条件稍好的半干旱地区,也要10~15年时间。如果要采取人工固沙措施,则要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还难以达到理想的结果。
内蒙古奈曼旗巴嘎波日合乡的总土地面积为4万公顷,1960年代初期,这里曾是草木丛生的优质草场,由于不合理地利用土地,如滥砍、滥采、过牧及滥垦,破坏了地表植被,造成土地的沙漠化。至1970年代初期,沙漠化土地面积发展到2.4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60%),使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1971年牲畜死亡率达10.3%,1974年死亡率达7.8%,多年的人均收入不足100元。
1975年,开始治理沙漠化土地,采取压缩耕地面积,压缩牲畜头数等措施,以大面积封沙育草为主,结合人工种草,加速植被的恢复,总共封育了5000多公顷沙漠化土地,但由于管理不善,又被破坏了一部分。1984年,又进行第二次围封,人工播种了草木樨及沙打旺牧草,加强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植被恢复很快,覆盖率由20%提高到40%甚至到70%,产草量由1089公斤/公顷提高到3307公斤/公顷。使沙漠化土地面积由1970年代的2.4万公顷,下降到1万多公顷,这样既控制了沙漠化土地的继续发展,促进了植被的恢复,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增加了经济效益。
(三)注重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开发。治理沙漠化的关键是要从导致沙漠化的根本原因入手,突破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经济学、生态学和沙漠学相结合的角度,把沙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目前特别是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基本农田建设要走少而精的路子,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就近就低搞好坡耕地改造、滩坝地等基本农田建设,在提高标准质量、加强水利配套、应用农业科技、实现稳产高产上下功夫[17]。由重数量转到重质量、重效益,由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传统耕作方式转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由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到以经济生态效益为主,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经济林草。通过使用高新技术,利用沙漠中水、光、温、土地资源的优势,改造生产要素条件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通过产业重组、提高技术含量,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改善农村经济状况,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就可以使沙漠化土地的承载力发生跃迁,从而消除沙漠化产生的根源,使沙漠化土地得以整体逆转。
(四)大力发展林业和草业。建立林业和草业开发为主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在实施各种有效措施基础上,在增加林草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以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更要考虑赖以土地维生的农民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
草业开发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产业,它不仅包括草地畜牧业、饲料业而且还包括草的深加工业以及非牧开发性的草坪业、草皮护坡工程和草业绿地旅游观光业等[18]。在以种草起步,强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有开拓创新意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编制科学的规划实施方案,以既定的主体产业如畜牧养殖或观光旅游为主线,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开发具有区域特色和区位优势的草业。
建立林业和草业开发的“双效”营运体系,彻底改变脆弱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双效工程。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配套政策、支持服务等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还要以科技为支撑,使林草这一基础产业步入经济高效之路。管理上,要强化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激励的资金扶持和优惠政策等;科技服务和科技创新上,要调动相关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选育良种林种和草种,建立多元化的优良草种科技园区,引进和选育经济高效的草畜品种,开展集约化的舍饲养殖和胚胎克隆示范研究,并安排一定的资金开展林业和草业深加工、综合利用以及新兴草产品的高科技开发,使草业这一朝阳产业起到生态和经济的双效性。
(五)、实施分区防治战略。针对风蚀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及风沙成因,将其划分为不宜治理区和宜治理区,突出重点,区别对待。
一是对于沙漠、戈壁和极度干旱区,目前是不宜治理的,重点是预防保护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破坏。
二是对于沙区、沙漠绿洲等,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为前提,因地制宜地以草先行,草灌为主,草灌乔混交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并辅以农牧业建设。
三是对于沙化、退化草原地区,重点是实施以水定草、草畜平衡、围栏封育、划区轮牧、舍饲和半舍饲,同时发展草库伦,建设高产优质的灌溉饲草料地,以1∶20~1∶40的比例恢复、保护和改善草原植被,“建设一小块、保护一大片”,给草原以休养生息机会,达到自然修复的目的。
四是对于农牧交错区,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
(六)、重视科学研究,开发新型治沙方法。治沙要更多地依靠科技的力量,才能高效优质的实现治沙的目标。据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透露,新疆科研人员正在研究用新型治沙方式来防治荒漠化。这一项目预期将开发研制出生物化学防沙固沙新材料1-2种,应用于年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下的沙漠植被恢复和沙害防治,并比化学固沙材料的成本降低30%。
过去,新疆多采用生物措施和机械防护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理沙害,最普遍的是在沙漠边缘或工程沿线植树种草,在树木未成林前,设置一些草方格或栅栏来阻击流沙的侵袭。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担纲的这项研究将运用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治沙。它将利用荒漠地表蓝藻、地衣、苔藓和高分子固沙剂在沙漠表面产生人工结皮,给流沙套上一个"紧箍咒",使之固定下来。
据科研人员介绍,最新研究发现,在新疆北部沙漠中分布广泛的蓝藻、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和微生物都有结皮固沙的特性,其耐旱性要比树木和草类强得多,它们在无水的条件下也能存活,一遇到水就长得十分茂盛,它们被誉为大自然的拓荒者,治沙成本比树木和草类更低。用化学方法来治理流沙见效快,而用生物措施治沙效果持久。新疆科研人员希望能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快速地固住流沙,又要固沙持久。
(七)、大胆创新,发展沙产业。防治沙漠化需要新思维。防沙治沙需要长期投入巨额资金。据测算,对于治理难度不大的沙化地,每治理1亩也需要平均投资300元,耗时4年至6年。按这一标准,要将我国沙区可治理的52.9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基本治理好,需投资2340亿元之巨,这一数字,尚不包括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预防费用。因此,要想单纯依靠国家的投入来防治沙漠化,所需的投资将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要想彻底改变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不能仅仅依靠由政府出钱种树种草的生态建设机制,而需要鼓励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需要把防治沙尘暴、沙漠化与沙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帮助当地人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19]
沙产业是改善生态的积极对策。20世纪80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沙产业理论,认为西部开发要积极发展沙产业。沙化地区的自然条件虽有恶劣的一面,但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独特的沙土地,又成为其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沙漠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还使得开发沙漠资源成为现实。
在政府的支持下,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踊跃进入生态产业为标志,全国各地出现了令人振奋的沙产业发展势头,在甘肃武威市、酒泉市、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宁夏平原和陕西榆林等地都形成了一批沙产业开发和建设基地。沙产业已成了沙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突破口。企业通过在沙漠化地区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水果或者发沙治沙的植物),建立起种植,加工,销售市场,带动了当地经济,并改善了环境。
内蒙古磴口县为改造当地的沙漠,年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种植梭梭林。结果,大片梭梭林只是被人砍了当柴烧。后来,北京华林公司看中了当地梭梭林蕴含的经济价值,以梭梭林为母体培育肉苁蓉,并制作相应产品,投入产出比高达1 7。
内蒙古有60万公顷沙棘,陕西、甘肃、河北、新疆的荒漠化土地上也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棘。经过沙棘加工企业的开发,沙棘的身价就不同了。现在,每亩沙棘产果100公斤,净收入可达220元。内蒙古黄河沿岸、环京津沙带及永定河上游的15个旗县农民,正在按照沙棘加工的订单在沙地、荒地大量种植沙棘,收入非常可观。
沙柳是沙漠中一种独特的灌木,为防沙治沙,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历届政府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种起43万多公顷沙柳。多年来,由于沙柳没什么经济价值,政府稍一松劲,沙柳面积就往下掉,生态效益一直不好。为了让沙柳变得“有用”,东达蒙古王集团投资21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沙柳纸浆项目,首期10万吨生产线试产成功,沙柳不仅改进了环境,而且变废为宝。
沙产业龙头企业的兴起,使长期被沙所困的农牧民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亿利集团的GAP中药材基地——内蒙古杭锦旗巴音乌素镇,过去这里的人靠放牧,人均年收入2600元。禁牧后,在亿利集团的帮助下,种植了3万多亩甘草。照眼下的市场行情,全镇人均可增收4000多元。
(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吸收先进国家的治沙经验,少走弯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新的技术开发。同时应该将沙漠化严重的国家联合起来,加强合作。有的国家沙漠化非常严重,但因为国家的经济困难,资金不足,无法进行及时的治理,导致沙漠化严重扩大,并危及邻国,使全球沙漠化扩大化。为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应该组织起一个相关组织,加强对这些国家物资,技术等方面的援助。
(九)、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这不仅仅是针对沙漠化地区的群众,更是对非沙漠化地区的群众而言。尽管我国很多地区并没有经历沙漠化,但是不排除相当大的地区有这样的趋势。而且在相当地区人们的危机感不足,对这方面的科学了解不足,仍存在滥砍滥伐等恶劣现象,因此加强对这些地区群众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增强人们的危机意识,自觉保护环境,防止沙漠化。还应加强在校学生的科学教育,培养更多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人才,壮大治沙队伍。
(十)充分发挥政府在沙漠化治理中的作用。[20]沙漠化治理中.政府以制度的供给者与需求者的双重角色,发挥沙化治理的策划者、裁判员和监督官等重要作用。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刊益、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利益主体的作用则有可能被歪曲,政府就必须从大局出发,维护社会的长远利益。因此,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治理措施只应加强,而不应减弱。
首先.政府应充当沙化土地治理制度创新的策划者。
在未开发的沙化地域,以国家投入为启动,以乡村集体投入为补充.以银行贴息贷款为扶持,以沙化防治为目的,对沙化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建造以网格为主,网、带、片结合的治沙林与网格内粮、果、瓜、菜等作物经营相结合的间作模式。政府投资治沙,农民投资经营,“树随地走’,对规划区内的治沙林谁承包、谁负责,政府定期捡查,农民以经营收入支付承包费和偿付银行的贷款。这种模式需要完善政府投资的管理制度和土地林木的承包、租赁和管理制度。将”四荒”资源的使用权以租赁、拍卖的方式向不同经济成分的经营主体公开转让。受让主体按统一规划治理开发,治理资金来源广泛,公司运作规范。这种模式需要科学可行的规划和上地的异地转让治理制度及有效的激励和控制制度体系的完善。
其次,政府应担当沙化土地治理制度创新的裁决员。
沙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沙化土地治理难度大、成本高,而国家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现行土地承包制度与沙化上地治理规划存在偏差,中央政府要对地方政府的制度方案进行裁决,并创造条件予以支持。如地方财政税收的一部分留在地方作为沙化士地治理专项建设资金;降低沙漠化地区农林特产税、农林特产交易税的征收税率;对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中央政府应进行协调、裁决.维护整体的刊益,保证治理的效果。
再次,政府还要担当制度实施的监督者。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先后制定颁布了《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法》、《沙漠化防治法》等,对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使用范围、对象、管理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特别强调了资金专款专用的管理制度,各项治理制度也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法律、制度的监督落实;建立起有投资者、管理者和当地居民等广泛参与的资金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实行账目公开和专项资金使用稽查制度.杜绝专项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挪用、滥用;实行沙化土地治理工程管理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治理项目立项、论证、审批制度;建立由政府、科研、管理、技术人员参加的沙化土地综合治理规划、监理、验收制度等。

一、中国沙漠化治理的新思路
(一)战略转型的边缘


已经成片出现的毒草。这是草原退化的前兆,入不加治理,这片草原会迅速向沙化演变。(一)


已经成片出现的毒草。这是草原退化的前兆,入不加治理,这片草原会迅速向沙化演变。(二)
38.57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化土地、每年以接近36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迅速扩张,范围涉及内蒙、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陕西、山西、河北、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部分地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受到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在近几十年来,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对沙漠化土地进行治理。然而,却一直未能遏制住沙漠化土地继续发展的势头。有专家认为:中国沙漠化土地治理,已经走到了战略转型的边缘。

土地沙漠化,一个沉重的话题
联合国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行的小册子《脚踏实地》里这样形容荒漠化:"荒漠化是一个丑陋的名称,用于一种丑陋的过程,它更像是一种皮肤病。一块块退化的土地零零落落地出现,有时同距离最近的沙漠相去几千公里,这一块块土地逐渐扩展,终于连接在一起,形成沙漠般的景况。"

这就是荒漠化。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大范围出现的土地沙漠化,就是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目前,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已经有约165.3万平方公里原生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其中,沙漠化土地达到38.57万平方公里,并继续以每年接近36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

土地沙漠化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最直观的就是沙尘暴。对于沙尘暴,相信相当多的北方居民都已经不再陌生。每年到了冬春两季,大风携带着大量的尘土、细沙,都会准时"光临"我国北方的很多城市。而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地,大部分都是沙漠化土地,而不是原生沙漠。目前,我国主要的沙尘暴策源地,都是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地区。

土地沙漠化还会使土地土地的生产离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出类似沙漠的景观。甘肃的民勤历史上也曾经是水草丰美之地,但近年来随着土地沙漠化的发展和沙漠的扩张,当地的人类生存条件已经基本丧失。


在已经严重沙化并已出现高达15米的流动沙丘的草原上觅食。这里原本是一片牧草丰茂的草原(一)


在已经严重沙化并已出现高达15米的流动沙丘的草原上觅食。这里原本是一片牧草丰茂的草原(二)

 
甘肃省民勤县有"沙海孤舟"之称。这块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汇处、东、西、北三面被沙漠包围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的绿洲,曾经被认为是沙漠中的一个奇迹。然而,已经随着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民勤正呈现出被沙漠吞噬之势。"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进入民勤县,最醒目的就是温家宝总理的批示。

局部好转整体继续扩大,中国沙漠化治理遭遇难题
土地沙漠化早已引起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在建国后,国家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对土地沙漠化现象进行治理。然而,直到今天,我国的土地沙漠化仍然处在快速地发展之中。

有关专家认为,导致目前防沙治沙 "局部好转,整体继续恶化"的现状原因,除了气候继续恶化因素以及资金投入、技术限制外,对防沙治沙范畴理解的偏差,是直接原因。而缺乏能够适应指导性方略又是导致理解偏差的重要原因。

  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董治宝认为,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基层地区将防沙治沙机械地理解为"人进沙退",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沙漠进行治理;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为追求防沙治沙的"视觉效果",违背自然规律选择乔木植树造林等等,这都直接影响到了防沙治沙的成效,在沙漠地区种植乔木等行为甚至会造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F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