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印象派繪畫在光色表現方面的革新
——以莫内的色彩藝術追求為例
19 世紀後期印象主義的產生,可謂在繪畫史上光色表現的一次革新。大師們注重在繪畫中對光色的研究和表現,以追求光為出發點,捕捉陽光一刹那間的變化,他們用一筆筆的色塊組成畫面,呈現色彩斑駁、明快,筆法簡練,與過去迥然不同的藝術效果。代表人物有莫内、馬奈、雷諾瓦、凡高等。
一、印象派的變革
1874年,一群被排斥在官方沙龍展之外的畫家們以“無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協會”的名義在巴黎市中心的一個照相館裏舉辦了一次與官方沙龍展相抗衡的群體展。這些作品與傳統的學院派的繪畫有著頗為不同的旨趣,它們與其說是重視描繪物件的形體的準確性和立體感,還不如說是強調光線的色彩所形成的視覺效果。奪人眼目的事絢麗繽紛的色彩,同名的或顫動的空氣感,那些變得稀疏、朦朧的事物或人物顯現出更加鮮活的氣息。印象派也因此次畫展上克洛德•莫内(1846—1926) 一幅《印象•日出》而得名。
自古以來,人們總是認為世間萬物呈現的色彩是他們本身“固有”的。一直到十七世紀後半期,英國大科學家牛頓才揭破了大自然的“科學之迷”——物體之所以呈現色彩的奧秘,從而打破了物體“固有色”這個舊觀念。日光中所含的色光,是各種不同“波長”的光波。物體對於各種光波具有“反射”和“吸收”的性能,這樣才造成不同的色相。在作畫的過程中,有些畫家由於只注重刻畫形體,相對地不重視色彩的變化;他們用色比較單純是出於審美觀的不同要求,或為了適合作品的主題。或者對色彩的理解和一般人一樣簡單。他們認為光與色是兩回事,而各種物體呈現的色彩是他們本身“固有”的。他們畫的油畫,往往以褐色作為基本調子,以褐色或黑赭色表現物體的體積和明暗調子。
印象派畫家對於色彩的理解和處理,就迥然不同。他們認為沒有什麼“固有色”;色彩的根源在於光,“光天化日”之下無處無光,也無處無色;光之不存,色將焉附! 他們之所以能夠真實地表現大自然豐富微妙的光色變化,主要是由於他們打破了“固有色”這個舊觀念。從藝術實踐看,他們表現大自然光色變化的一套畫理和畫法是合乎科學原理的(儘管“合乎科學原理”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 。
從17世紀的荷蘭畫派到充滿“理性”的古典主義,直至以庫爾貝為旗手的“寫實主義”,都走在“像我所見到的那樣”去畫這個世界的目標。其後的印象派也不算例外。在當時不管被人看得多麼的離經叛道、荒誕不經的印象派畫作,至今看來頗為隔世了。因為正像阿恩海姆所一語點破的那樣,“印象主義派要求畫家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真實地記錄下那些特定時刻和特定地點知覺到的最小色彩單位。”他們的實踐甚至是博學的物理學家也難以挑出毛病。
二、莫内的貢獻
作為開啟一個時代的畫派, 印象派在繪畫的諸多領域都做了新的探索, 而莫内對新風格的形成起了首屈一指的作用。莫内一生醉心於色彩這一藝術形式的研究, 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捕捉瞬間視覺印象的光色變化上, 追求獨特的色彩藝術效果。莫内的繪畫忽視物象輪廓的寫實, 側重用光線和色彩來表現瞬間的印象, 在藝術表現手法上獨樹一幟。莫内喜歡現場作畫, 大自然色彩氛圍、作畫時間的短促及他所追求光斑閃耀的藝術效果, 使他的畫在色彩和筆觸上顯得自然而生動。
據說,當莫内畫《草地上的午餐》時,他選擇了陽光遍照時的室外,而不是畫室。庫爾貝曾經十分驚訝於莫内竟在地上挖了一個大坑,以便花上半部畫布時把畫放進坑底。令庫爾貝更為驚訝的是莫内並不動筆卻若有所待。莫内解釋說:“我在等太陽。”可是為什麼不畫別的部分呢?莫内的回答是:“色彩關係不對。”如此忠實光和色、重視所描寫的物件,恐怕在藝術史上並不多見。即使當莫内視力衰退時,他仍要利用顏料管上的標籤來加以比較,名作《睡蓮》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畫成的。
2004年正值中法文化年,中國美術館舉辦地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使我們有幸目睹大師們的傑作,而其中,莫内更是充當了展覽的“主力軍”,他的作品甚至佔據了一個小的展廳。下面僅就此次展覽中莫内的一些作品來說明他的繪畫風格以及他對西方繪畫的重大貢獻。
《盧昂大教堂》系列是畫家莫内對光色效果探索性的作品,畫面顯示的是壯觀的哥特式教堂景象,畫家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色調加以表現,色彩沖淡了景物的輪廓和形體結構,在宏偉教堂建築的描繪中,筆觸厚重、重疊、狂放不羈,光影與色彩成為造型的靈魂,強烈的明暗對比使教堂成了一種充滿色彩旋律的光色結晶體,營造出了一種神秘莫測的氣氛。
《1878 年6月30日, 聖德尼街的節日》, 對現場氣氛的傳達則更為生動。畫面上沒有形體, 也沒有輪廓, 建築物、屋頂、窗戶、人群、長杆、彩旗都只是一塊塊色彩, 以此界定空間, 造成動勢。紅、黃、藍三原色以歡快、騷動的節奏調和在一起, 用急驟的筆觸塗在畫布上, 又得到了黑色的烘托, 創造出真實而燦爛的光斑。光使畫幅變得栩栩如生, 色彩是在空氣中顫動的五顏六色。為了如實呈現色彩的這種“自然”分解, 莫内使用了小塊的純色, 而這些純色即由觀賞者的眼睛加以重新融合。這種表現手法, 在以賽尚為代表的點彩派繪畫中得到了更為淋漓盡致的表現。
大格局的《睡蓮》大系列,畫的是池塘的水面。這是莫内大量寫生、長期觀察和記憶之象;似水非水,似影非影,似真似幻,朦朧深邃,畫色如醉,在豐富色彩的視覺交響中,隱匿著一層層神秘永恆的光,由具體真實的瞬間印象上升為抽象實踐的暗喻,其感覺已達到出神入化之妙境。遺憾的是,此次印象派繪畫珍品展只展出了《睡蓮》系列其中的一幅,使我們未能盡享大師捕捉“瞬間印象”的魅力以及光色變幻帶來的超值視覺享受。
此外,莫内還十分重視陰影的色彩。印象派之前的畫派, 對陰影的表現不是很科學的, 他們遵循著一定的技法,陰影始終採用中間色調, 畫面本身由清楚的明暗色塊構成, 仿佛補綴在畫布上, 陰影只作為一種結構, 不具備自身的特性。而在莫内的《埃普特河岸的白楊》中, 河岸邊的灌木造成的陰影, 清晰可見。陰影是用青綠色描繪的, 佈滿暖色的河水在灌木的陰影中變得幽深而透明。而《聖拉撒路火車站》畫面大部處於陰影之下, 陰影下的色彩和諧而富有個性, 明亮而平靜, 與遠景陽光下的景物形成了較好的層次。莫内和同行們對陰影的研究, 使陰影有了色彩, 成了自然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它不僅表現了周圍物質世界的自然組成, 也表現了周圍物質世界不斷變化的條件, 並且傳達出本身處於流動中的時間感, 它就像長而敏感的秒針。
莫内在視覺觀察方面無疑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天才。他善於從光與色的相互關係中發現前人從未發現的某種現象。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與色上,從而找到了最適於表達光與色的明度差別變化的形式,他把這種光色明度差別變化從繪畫的各種其他因素中抽象出來,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莫内的視覺觀察是天才的、創造性的、非凡的,以他為代表的印象主義意味著感覺和觀察方式的變革,它不僅改變了繪畫,而且改變了雕塑、音樂、文學,就是到了今天,它也沒有失去影響力,仍然改變著我們。

參考文獻:
1、丁寧,《西方美術史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397頁。
2、丁寧,《美術心理學》,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第127-128頁。
3、張朝紅,在“瞬間印象”中色彩的表現技法——淺談印象派繪畫,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年12月。
4、婁莉,印象派畫家莫内的色彩藝術追求,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6月。

























天津博物館鎮館之寶——範寬《雪景寒林圖》
2004年12月,在原天津歷史博物館和天津藝術博物館的基礎上組建的天津博物館正式開館納客,國寶級珍品、北宋山水名家范寬的水墨山水畫《雪景寒林圖》也“喬遷新居”,自此成為天津博物館“鎮館之寶”,與廣大觀眾見面,筆者於今春有幸一睹其“芳容”。
一、範寬其人
範寬,名中正,字仲立,因性情寬和溫厚,世人呼為“範寬”而傳之,華原人(今陝西耀縣),故又稱其范華原。范寬時代略遲于李成,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1)尚在,活動于長安、洛陽等地,出學李成,後來領悟到:“前人之法,未嘗不盡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於是深入自然,居住於終南山、太華山,體察“雲煙慘澹,風月陰霽難狀之景”,而畫出豐富感人的關洛景色,以“峰巒渾厚,勢狀雄強”,而形成獨特風格,被譽為“與山傳神”。 正如黃賓虹所說,“名畫大家,是古人尤貫師造化,純從真山水面目中寫出性靈,不落尋常蹊徑”。 範寬的畫法特點是雄勁老辣,氣象渾厚剛骨。他的畫落筆雄健凝練,喜以雨點、豆瓣、釘頭等皴法為之,也因他生活在北方的關陝一帶,畫風畫貌猶如北方人的落拓雄壯,因此平生特別擅長雪景山水,如他的傳世名作《雪景寒林圖》。
二、流傳歷程
《雪景寒林圖》是一件三拼絹巨制,高193.5釐米,寬106.3釐米,描繪了北方雪山的壯美景色:遠處群峰聳立,山勢嵯峨,直上雲霄;近處白雪皚皚,襲人寒氣,靜謐深遠。畫面構圖嚴謹,氣韻生動,筆法蒼勁,秦嶺神采盡收眼底,雪山深莽。清代著名收藏家安麓村在其所著《墨緣匯觀》中盛讚此畫為“華原(范寬)生平之傑作”,在“宋畫中當為無上神品”。此畫在明末清初曾被天津的著名收藏家安儀周收藏,安死後其子孫將畫賣出,後輾轉被呈獻給乾隆皇帝,收藏于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園中大批珍貴文物被洗劫一空,《雪景寒林圖》也在劫難逃,被賊寇拿到書肆上拍賣,天津收藏名家張翼發現後,以重金買下,密藏家中,成為張家傳世之寶,從不示人。十年動亂,張家被掃地出門,幸虧天津文物管理處知道張家所藏文物極具價值,便以封存為由,從造反派手中奪回了包括此幅國寶在內的一批珍貴書畫文物,使之免遭厄運。 文革結束後,1981年,張先生正式將這些藏品捐獻給了國家。這也是《雪景寒林圖》第二次躲過劫難,之後此畫一直珍藏于天津藝術博物館,直至去年天津博物館落成,《雪景寒林圖》遷入“新居”。此畫輾轉流傳一千餘年,歷經劫難保存至今,愈顯彌足珍貴。





三、藝術特色
1、構圖
《雪景寒林圖》是一幅氣勢雄渾、動人心魄的巨構。觀賞如此巨大的全景山水,首先映入觀賞者眼簾的是這幅畫的整幅佈局。事實上,一幅畫的動人與否,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佈局如何,亦即構圖。
構圖在我國傳統畫論中多次被提及,最著名的要數南齊謝赫的《畫品》,他在書序中提出了“六法”:“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 其中,“經營位置”說的就是構圖,而“六法”至今仍是品評繪畫作品的重要藝術標準。之後,關於這方面的論述屢見不鮮,歷代名師巨匠對“構圖”均十分重視。正如潘天壽先生所說,“畫須站得住,不可不重佈局結構,亦即取捨、虛實、主次、疏密、穿插、掩映、斜正、撐持、開合、呼應等等原則,如孫武論兵,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要之,須得智勇之將,深謀遠慮,統禦全局耳。” 的確,一幅畫,筆好、墨好,但如果沒有好的構圖,就不可能達到“氣韻生動”的效果。只有將虛與實、主於次、疏與密、斜與正、並與合、呼與應等等這些矛盾的、對比諸要素“統禦”在全局之中,方能產生美的、統一的、藝術的效果,才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
范寬的《雪景寒林圖》正是以上論述極為成功的一個例證,將畫面上的諸多矛盾要素——樹、山、橋、村居等敲到好處的“統禦”在一起,產生了非凡的藝術效果。特別是極力突出主峰、突出主次對比的構圖處理方法,使他構圖處理的一大特色。

2、筆法
古人評范寬用筆多為“搶筆”。搶筆,在書法藝術上是指用筆由蹲而斜上急出。“人屋皆質”是古人追求體積感、質感的效果。範寬的畫歷來都有“鐵屋石人”之喻,有“界畫如鐵線”的評論,可見其用筆之剛勁。關於範寬所用的皴法,山石下筆均直,先用粗筆重墨側鋒勾勒出山岩峻峭刻削的邊沿,然後反復地用堅勁沉雄的中鋒雨點皴(俗名“芝麻皴”,有時拉長成“括鐵皴”)塑出山石岩體的向、背紋和品質感。在輪廓和內側加皴筆時,沿邊留出少許空白,近似于“高光面”,以表現山形凹凸,如此入骨地刻畫出北方山石如鐵打鋼鑄的風骨。”這種畫法在《雪景寒林圖》中有很好的體現。
四、觀畫感受
與范寬的另一傳世名作《溪山行旅圖》相比,《雪景寒林圖》給人的是一種不同的感受。靜靜的佇立於此畫面前,漸漸的你能感受到大雪過後的山林寂靜之美。仿佛是一個清晨,一夜大雪過後,山上積了厚厚的雪,雪地裏泛著柔和的光,山中一片寂靜。離遠一些,你甚至會感到遠處山和天融為一片的地方似乎還有零星的雪花。大自然的靜謐、和諧、幽遠在此畫中得以完美體現。再看近處的小山,山頂上的一片密林中掩映著兩間茅草屋,小山的左下部有布列了幾組小山巒,山巒間隱隱地展現數排民居,使人身心為之鬆弛,閒適之情,悄然而生,也為此畫帶來了一絲生機,大自然的荒涼之感頓時消失。而其後還有一條山徑通向霧靄靄的幽谷,又使人產生了無限的遐思。
還有一處引人注意的就是,畫面之下最下部的大塊河面,自溪橋開始,彎彎曲曲地向右上方伸長而消失於畫外,又告訴觀者,畫外更有美不勝收之景,留下了畫外有畫、景外有景的無限想像。
《雪景寒林圖》這一傳世珍寶,今能得以觀之,實為一大幸事。

參考文獻:
《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主编,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页。
陈珠龙:论范宽《雪景寒林图》的构图特色,《新美术》1996年第2期。
摘自今晚网www.jwb.com.cn
《图说中国绘画史》,崔庆中著,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4页。
同②。






























听齐豫
我们这代人听齐豫的应该不多吧,她似乎是属于上一代的歌手。的确,齐豫出道时我们还没出生;齐豫开始走红时,我们不过刚刚牙牙学语,唱着诸如《两只老虎》这样的儿歌。然而,幸运的是出道27年来,齐豫一直唱着她喜欢的歌直到今天,让生活在R&B、重金属等所谓“流行”之下的我们提起她来不会觉得遥远、陌生。
最早知道齐豫当然还是《橄榄树》,那仿佛来自天籁的声音,由远而近,飘入你的耳朵,盘桓在你的脑海,直至心底。《橄榄树》是这样的音乐,心情好时听,会不自觉地跟着轻声哼唱;心情烦躁时听,会渐渐恢复平静……总之,不管我反复听多少遍,从不会觉得厌烦。
有人说,齐豫的歌声好像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叹息出来的,一声声、一句句,都像是长长的叹惋,那似“天使吻过的嗓音”让人不由得为之着迷。当然,《橄榄树》吸引人的还有它诗情画意的歌词,清幽淡远的配器,再配以悠扬舒展的人声,将这些结合得如此完美无瑕,恐怕也只有齐豫能做到吧。
之后开始慢慢收集齐豫的音乐,渐渐了解她的经历:
70年代是台湾校园民谣的繁盛期,齐豫也曾唱红过《乡间的小路》之类的民歌,但她天生不是民歌手,简朴的民歌与她华丽古典兼具的歌声很难水乳交融,所以齐豫一直利用课余时间在酒吧弹唱西洋民谣,直到李泰祥出现。李泰祥是台湾流行音乐的奠基人,浸淫中国古典音乐多年,古朴伤感的小调和个性简约的歌词,一直被认为是台湾音乐的精品。于是当人们被电影《欢颜》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时,女主人公弹着吉他吟唱《橄榄树》的情景更是深入人心,齐豫那悠扬高亢的歌声把电影的动人之处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风格古典的学院派音乐制作人李泰祥与齐豫找到了最佳契合点,《橄榄树》这张专辑既保持着老民歌盛行时期清新简朴的特点,又独辟蹊径,创出了一条古典唯美的新路,将通俗的民谣升华到了艺术歌曲的境界,使当时的歌迷耳目一新。
1985年,齐豫一部划时代的经典作品《回声——三毛作品第15号》问世了,这也是为数不多的一张被市场和评论界都认可的专辑。在专辑的创作阶段,制作人齐豫、王新莲建议三毛写一些自己的故事,在两个对文字极度敏感的才女的督促下,三毛开始了“痛苦”的构思过程。正是有了她们对三毛的建议与督促,今天我们才能听到《远方》、《七点钟》、《晓梦蝴蝶》……这些经典作品。这张专辑从手法上看更加古典精致,更加接近艺术歌曲,它借鉴了西洋古典音乐中的套曲形式,通过齐豫、潘越云的惟美歌声和三毛感性的自述,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作家凄美传奇的一生。也正是由这张专辑开始,很多喜欢齐豫的人开始喜欢三毛,迷恋三毛的人也开始了对齐豫的关注。齐豫、潘越云、三毛——两个才女的歌声演绎了另一个才女的一生。
之后,齐豫开始专注于英文专辑,《stories》、《Whoever Finds This, I Love You》、《Paradise Bird》等虽不似前两张专辑那样堪称经典,但这些英文唱片由开辟出一条新路,成为齐豫畅销不衰的唱片。1993年的《Love Of My Life》,齐豫远赴莫斯科,在俄罗斯交响乐团的配合下,用古典大师的小品吟唱着现代人的渴望,使专辑成为了发烧友趋之若鹜的经典。而以后众星为了显示实力,纷纷效仿齐豫,在专辑中加上一两首英文歌,以示“高雅”,水平却是良莠不齐。在这些英文专辑的中间,有张中文专辑不得不写上一笔,因为对齐豫来说,这张唱片的风格又有所改变:1988年,由弟弟齐秦组建的“虹音乐工作室”策划制作的《有没有这种说法》,以前“古典艺术民谣”的风格逐渐淡去,代之以更加现代通俗的韵味。齐秦不仅保留了齐豫幽雅的风韵,还染上了虹工作室年轻的现代的摇滚气息,曾有人这样评价这张专辑:齐豫这个天使回到人间了。
在歌迷望眼欲穿的等待中,齐豫终于把一张《骆驼•飞鸟•鱼》呈现在我们面前。且不说幕后阵容的豪华,单凭录制两年的成绩就足见推敲的精细。《飞鸟与鱼》中姐弟两人联手营造对爱情擦肩而过的无奈的氛围,让人悸动不已;齐豫的嗓音出淤泥而不染的轻灵和淳美,天籁般的声音让人过而不忘。盒带的封套上,齐豫那双富有神采的眼睛,出神地望着远处,优美的颈部修长而光洁,仿佛是个不沾人间烟火的天使。配以她那清澈空灵的声音,不经意地就把你的思绪带入了尘世万物生息的生命感怀中。这绝对是值得反复品味的一张唱片。
其实,齐豫的歌我听的并不多,经常听的还是那几首,《橄榄树》、《回声》、《有没有这种说法》几张经典的专辑也是外出旅行时一定会随身带上的。齐豫演唱的歌曲大多曲调优美,但都有很高的技巧难度,且歌中如诗的意境也远非一般歌者所能达到,所以,她的歌永远不会像《外婆的澎湖湾》那样流传街头巷尾。它注定永远只是流行乐坛上的一道别致的风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可听可赏而不可轻易模仿。
喜欢在一个人在家时,放上齐豫的歌,将音量调到适中,然后不再去管它,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心很静,一切尘世的喧嚣都被抛到脑后,还你一片心灵的净土。 而如果是在人声嘈杂的地方,我是决计不肯放齐豫的,觉得那样会打扰到天使的声音……
聆听齐豫吧,用你的心,人世间的繁杂,世俗的纷争,爱情的苦痛,都将随着她那缥缈的歌声烟消云散,遁入天堂。齐豫,犹如一个飘落凡尘的天使,齐豫的声音,犹如天籁,在我们的心田种下一棵开满音乐之花的树。



筆者按:此乃北京大學學生 王路璐學姊的論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F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